时间: 2025-05-05 09: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04
秋柳。秋柳。攀折曾劳纤手。高楼翠袖轻寒。愁入西风管弦。弦管。弦管。春在别家庭院。
秋天的柳树,秋天的柳树,曾用细腻的手攀折过你。高楼上轻盈的翠袖在凉意中摇曳,愁绪随着西风飘荡,流入乐器的声响。乐声缭绕,春天已在别人的院落中悄然绽放。
雷履平,现代诗人,作品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擅长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世界。
《三台令二首·和石帚师 其二》创作于作者对秋天的感悟之际,反映了季节变迁带来的情感起伏。诗中通过柳树、乐器等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以“秋柳”为引子,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柳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苦。诗中反复提到“秋柳”,不仅强调了季节的特征,更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旧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感伤。通过“攀折曾劳纤手”,诗人将自己与柳树的关系拉近,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丝无奈与惆怅。
“高楼翠袖轻寒”描绘了秋天的凉意,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孤独的美感。这里的“翠袖”不仅是对女子的描绘,更象征着一种优雅的孤寂。接下来的“愁入西风管弦”,则将情感的沉重与秋天的萧瑟结合在一起,西风似乎将所有的愁绪都带到了乐器的声响中,形成一种忧伤的音乐感。
最后一句“春在别家庭院”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他人生活的美好与自身境遇的凄凉。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让人思考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呈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思考。
对比雷履平与李清照的作品,尽管时间与风格不同,两者皆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雷的作品偏向于对季节变迁的感慨,而李则在写景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展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