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49
登绳金塔望庐山
作者:杨基 〔明代〕
过鲁必谒岱,入洛须望嵩。
嗟余夜半入彭蠡,月黑不见香炉峰。
明登望湖亭,雨气何空蒙。
山僧指点笑五老,正在烟云中。
今朝蹑层梯,高标揭晴空。
匡庐远出百里外,紫翠映带春霞红。
虽云仿佛见颜色,已觉浩荡开心胸。
在山看青山,佳处未尽逢。
不如迥立万仞表,一日览尽千玲珑。
何当生羽翰,两腋乘天风。
不论雨雪与晴霁,回翔下上饱玩八面青芙蓉。
在鲁地时一定要去拜谒泰山,进入洛阳时必须仰望嵩山。
可惜我半夜来到彭蠡湖,天黑看不见香炉峰。
今天我登上了望湖亭,雨雾弥漫,空中朦胧。
山中的僧人指着五老峰,笑着说就在这烟云之中。
今晨我攀登层层梯子,高高在上直入晴空。
远处的庐山在百里之外,紫色和翠色映衬着春霞的红。
虽然说云雾中仿佛能看到山的颜色,但我已感到心胸浩荡。
在山上看青山,佳处似乎还未尽逢。
不如高高站立在万仞之巅,一天之内尽览千般玲珑。
何时能生出羽翅,双腋乘风飞天?
无论雨雪还是晴天,我都能在青芙蓉上自由翱翔。
杨基,明代诗人,生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因其文学才华而受到重视,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杨基游览庐山之际,表达了他对庐山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他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在高处俯瞰时的豪情。
《登绳金塔望庐山》是一首描绘庐山自然景观的山水诗。全诗以“登绳金塔”为起始,表现了诗人渴望游历名山大川的心情。在诗中,杨基通过描绘泰山、嵩山等名山,引入自己的游历经历,表现出他敬仰自然的情怀。
诗中有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对雨气和烟云的描写,展示了庐山独特的气候特征,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在描述山景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虽云仿佛见颜色”与“已觉浩荡开心胸”的对照,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愉悦。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何当生羽翰,两腋乘天风”,表达了他渴望自由飞翔、无拘无束的向往。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不仅是对庐山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映,展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山水观和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炉峰”是哪个山的峰?
A. 泰山
B. 庐山
C. 嵩山
诗人希望能够“生羽翰”,意味着他想要什么?
A. 拥有财富
B. 自由飞翔
C. 掌握知识
诗中提到的“山僧”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游人的欢迎
C. 对山的幽默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比,杨基的诗更注重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而李白则强调了瞬间的壮丽景观。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
以上是对杨基的《登绳金塔望庐山》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