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水西草堂

《寄题水西草堂》

时间: 2025-04-27 02:06:13

诗句

鸳鸯湖东武塘西,桃花满川蒲叶齐。

春风二月微雨霁,鹅鸭拍水黄莺啼。

推窗只见参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乌纱官帽半笼头,紫竹渔竿长在手。

平生爱读内景书,往往适意追禽鱼。

开门懒迎俗士驾,拄杖每叩高僧庐。

客来举酒邀明月,细瀹松涛煮春雪。

但觉身无俯仰劳,安知世有东西别。

今年扈从来大梁,锦袍白马青丝缰。

信陵宅畔暮鸦集,朱亥门前秋草黄。

轮番夜直中书省,霜华满巾须发冷。

粉署香销紫绮袍,碧梧影落黄金井。

魂梦时时到草堂,曲栏花药漫分行。

他年得遂归田计,多种墙阴十亩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13

原文展示

寄题水西草堂
作者: 杨基 〔明代〕

鸳鸯湖东武塘西,桃花满川蒲叶齐。
春风二月微雨霁,鹅鸭拍水黄莺啼。
推窗只见参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乌纱官帽半笼头,紫竹渔竿长在手。
平生爱读内景书,往往适意追禽鱼。
开门懒迎俗士驾,拄杖每叩高僧庐。
客来举酒邀明月,细瀹松涛煮春雪。
但觉身无俯仰劳,安知世有东西别。
今年扈从来大梁,锦袍白马青丝缰。
信陵宅畔暮鸦集,朱亥门前秋草黄。
轮番夜直中书省,霜华满巾须发冷。
粉署香销紫绮袍,碧梧影落黄金井。
魂梦时时到草堂,曲栏花药漫分行。
他年得遂归田计,多种墙阴十亩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水西草堂的春日美景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诗中提到鸳鸯湖和武塘的美丽景致,桃花盛开,蒲草并齐。春风吹拂,细雨之后,鹅鸭在水中嬉戏,黄莺在歌唱。推开窗户,看到的是参差的柳树,柳色在水波中淡淡的,仿佛比酒还要清淡。身穿乌纱帽的官员半掩在头上,手中握着紫竹的渔竿。作者一生喜爱读《内景书》,常常追逐禽鸟和鱼类。对待来访的世俗之人,作者懒于迎接,拄着杖子常去高僧的庐舍。客人来时,举杯邀明月,细细品味松涛的声音,仿佛在煮春雪。作者感到身心没有劳累,怎知世间有东西的分别。今年随大梁而来,身着锦袍,骑着白马,缰绳是青丝的。信陵宅旁,黄昏时分乌鸦聚集,朱亥门前的秋草已经发黄。轮流在中书省值夜,霜华覆盖在巾和胡须上,感到寒冷。粉署的香气消散了,紫绮袍也失去了色彩,碧梧影子落在黄金井上。魂梦时常回到草堂,曲栏花药漫无边际。希望来年能实现归田的计划,多在墙阴种十亩桑树。

注释

  • 鸳鸯湖:湖名,可能指代某个景点。
  • 武塘: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塘,具体地名不详。
  • 春风二月微雨霁:春风轻拂,二月的细雨停止。
  • 鹅鸭拍水:形容水禽在水面拍打。
  • 参差柳:形容柳树高低不平,生长得错落有致。
  • 乌纱官帽: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权力。
  • 内景书:可能是指与田园生活相关的书籍。
  • 高僧庐:指高僧的住所,带有敬意。
  • 明月:象征清明和高洁的情感。
  • 魂梦:魂魄和梦境,表达对草堂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创作背景

《寄题水西草堂》创作于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草堂景致是诗人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作者的闲适心境。首联以“鸳鸯湖东武塘西”开篇,生动地描绘出湖边的自然景色,桃花盛开,生机盎然。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春风、微雨、鹅鸭和黄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春日气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中“推窗只见参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通过推窗而见的景象,传达了作者的闲适与醉心于自然的情感。柳树的参差和水波的映照,形成了视觉上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诗人自述爱读《内景书》,常常追逐禽鱼,表现出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热爱,而对来访的俗士则显得懒于迎接,体现了他对世俗的淡漠。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诗人怀念草堂的情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通过对未来归田的设想,传达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追求。在整个诗中,杨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反思,构建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鸳鸯湖东武塘西:描绘了湖泊和塘边的自然景色。
  • 桃花满川蒲叶齐:桃花盛开,蒲草齐整,春意盎然。
  • 春风二月微雨霁:春风和煦,二月虽有细雨,已渐放晴。
  • 鹅鸭拍水黄莺啼:鹅鸭在水中嬉戏,黄莺在树上歌唱,生动的春景。
  • 推窗只见参差柳: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柳树。
  • 柳色波光淡于酒:柳树的颜色在水波中轻盈,似乎比酒还要柔和。
  • 乌纱官帽半笼头:描述官员的形象,显示出一种世俗的束缚。
  • 紫竹渔竿长在手:手中握着渔竿,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柳色波光淡于酒”,将柳色与酒进行比较,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描绘鹅鸭、黄莺,使自然景物有了生命。
  • 对仗:如“开门懒迎俗士驾,拄杖每叩高僧庐”,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湖:象征爱情和美好的自然。
  • 桃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柳树:象征柔美和安静的生活。
  • 高僧庐:象征智慧与超脱,反映诗人对心灵寄托的向往。
  • 明月:象征清明和高洁的情感,反映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C. 友情
    D. 远离尘嚣

  2. 诗人对“俗士”的态度是: A. 热烈欢迎
    B. 懒于迎接
    C. 忍耐
    D. 软化

  3. 诗中提到的“高僧庐”象征着: A. 追求名利
    B. 智慧与超脱
    C. 生活的忙碌
    D. 田园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饮酒》: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抒发隐逸情怀。

诗词对比

杨基《寄题水西草堂》王维《山居秋暝》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杨基更多地表现了对春天的描绘,而王维则着重于秋天的宁静。
  • 两者的情感基调均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自然的亲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魅力与价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 渡江 正月廿一日徐二机招同人社集惠山炼石阁小饮复步石林看梅得池字 古北口晓行 迎晖阁 祭告南岳杂诗 其五 祭告南岳杂诗 其四 祭告南岳杂诗 其三 祭告南岳杂诗 其一 感兴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式歌式舞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草字头的字 通幽洞冥 面色如生 克字旁的字 鼓舞欢欣 病字头的字 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修辞立诚 包含叉的词语有哪些 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朝更夕改 爿字旁的字 廓开大计 授柄于人 震畏 贝字旁的字 一门百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