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6:17
望江南
寒料峭,独立望长城。
木落萧萧天远大,声羌管遏云行。
归客若为情。樽酒尽,勒马问归程。
渐近芦沟桥畔路,墙荒驿夕阳明。
长短几邮亭。
寒风刺骨,我独自站在这里远望长城。
树木纷纷落下,天空显得格外辽阔,
耳边传来羌笛的声音,仿佛阻止了云彩的行踪。
归来的旅人如果有情为何苦?
酒樽已空,我勒马询问归途。
渐渐接近芦沟桥旁的道路,
荒废的墙边,夕阳照耀得格外明亮。
长短不一的邮亭散布在路旁。
作者介绍:连妙淑,宋代女诗人,生平资料较少,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恋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可能在外游历,思乡之情愈发强烈,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归途的向往。
《望江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寒风中眺望长城的场景。诗的开头就以“寒料峭”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木落萧萧天远大”,描绘秋冬之际的景象,树木凋零,天空辽阔,极具视觉冲击力。此时,羌管的声音穿插其中,仿佛诉说着思乡与别离的情感,给人一种悠远的感伤。
“归客若为情”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暗示归来的旅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和牵挂。樽酒尽,诗人停马问归程,反映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最后的“渐近芦沟桥畔路”,在写景的同时,也暗示着归途的渐近,墙荒驿夕阳明,夕阳的映照让荒凉的驿站更显凄美,突显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归途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乡愁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途的渴望,展现了游子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料峭”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A. 温暖
B. 寒冷
C. 炎热
诗中提到的“羌管”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思乡
C. 战争
“渐近芦沟桥畔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途的渴望
B. 离别的忧伤
C. 旅行的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且更为直接,诗中“床前明月光”展现了孤独的夜晚,而连妙淑的《望江南》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两者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