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岳寺悦亭

《登岳寺悦亭》

时间: 2025-05-10 07:09:27

诗句

十年两度看山来,云琐融峰特地开。

办取篮舆穷胜处,南边无事岭头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9:27

原文展示:

十年两度看山来,云琐融峰特地开。办取篮舆穷胜处,南边无事岭头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十年来两次游览这里的山景,云雾缭绕的山峰在特定时刻显得格外美丽。诗人准备乘坐篮舆(一种盛放人的小车)去欣赏更美的风景,而南边的岭头则显得宁静无事,令人悠然回眸。

注释:

  • 十年两度:指诗人过去十年来两次造访此地。
  • 云琐融峰:形容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琐”意为细碎的云雾,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通常用于山间旅行。
  • 穷胜处:意为尽可能到达美丽的地方。
  • 岭头回:指在岭头返回,表示游览的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景色,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登岳寺悦亭时,表达了他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此时,诗人或许正值壮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对自然的感受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十年间两次游览山水的经历,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云琐融峰”,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云雾的变化,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的游历不仅是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心灵的一种寄托。在诗的最后,提到“南边无事岭头回”,平静的岭头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与安宁,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归属感。整首诗蕴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展现了李曾伯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两度看山来: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情感,十年间的重游,表明了对自然的眷恋。
  • 云琐融峰特地开: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山峰在云雾中的美丽,意象丰富。
  • 办取篮舆穷胜处:显示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美景的渴望。
  • 南边无事岭头回:表达了游览后的宁静与满足,表现出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与云雾相结合,创造出细腻的自然意象。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具有对称美,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力量,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暗示着人生的起伏。
  • 篮舆:象征着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十年内游览了几次山?

    • A. 一次
    • B. 两次
    • C. 三次
    • D. 四次
  2. 诗中提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 A. 马车
    • B. 篮舆
    • C. 船
    • D. 步行
  3. “南边无事岭头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动
    • D. 紧张

答案:

  1. B. 两次
  2. B. 篮舆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登岳寺悦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曾伯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李曾伯的诗更具游历感,而王维则更显静谧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曾伯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句 其六 观龙图阁三圣御书应制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二温成皇后合四首 和徐生假山 绿竹堂独饮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 醉蓬莱 和较艺书事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释左右 风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闳开头的成语 义愤填胸 峻折 丿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悔改 海底捞针 走字旁的字 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贻笑大方 谷字旁的字 包含谬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一口同音 朝锺暮鼓 霹雳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