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7:30
小立净远亭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清景无终极,频来未属厌。
远山秋后出,茅屋近来添。
这幅清新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来此游玩几次都不觉得厌倦。远处的山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更加清晰,而近处的茅草屋也在不断增添生机。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情感。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的景色。
《小立净远亭》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他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时期,他常常游历于家乡的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小立净远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在此诗中通过清丽的景色诉说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首句“清景无终极”点出了自然美景的无穷无尽,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无尽向往与陶醉。诗人多次前来此地游玩,虽然“频来未属厌”,却反而愈加感到亲切,展现了他对这片风景的热爱。后两句描绘了远处的山在秋后更为明亮的景象,和近处茅草屋的生机勃勃,形成了“远”“近”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构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图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清景无终极”的意思是:
A. 美景有限
B. 美景无穷
C. 美景令人厌倦
答案:B
“频来未属厌”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感受是:
A. 感到疲惫
B. 感到厌倦
C. 感到新鲜
答案:C
诗中提到的“茅屋”代表什么?
A. 豪华的住宅
B. 朴素的生活
C. 远方的梦想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