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6:13
次韵栎寄元日抒怀二首 其二
作者: 蔡晋镛
暖律吹春恰未稠,寒花对客若为愁。
占丰屡畏含沙蜮,辟恶严防侵黍猴。
岂有云帆济沧海,共谁玉笛按凉州。
跨驴坠策知何日,莽莽烟尘一望收。
春风轻拂,正值早春时节,却仍然不算温暖。寒梅对着客人,似乎产生了忧愁。占卜丰收的事,常常畏惧那沙蜮的侵扰,严防坏事的发生,保护粮食不受猴子的侵害。难道真有乘云的帆船可以横渡大海,和谁一同在凉州吹奏玉笛?骑着驴子,跌落马鞍,不知何时才能再启程,茫茫的烟尘中,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
作者介绍:蔡晋镛,近代诗人,以其清新工整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抒发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写作于元日(即农历新年),正值春天的开始,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融合了春天的气息与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暖律吹春恰未稠”,通过春风传达出季节的更替,暗示生活的变化;而“寒花对客若为愁”,则以寒梅的孤独映衬出人情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接下来的两句,借助占卜与防疫的意象,凸显出农民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丰收的渴望,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骑驴跌落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无奈,同时又隐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心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拟人、对仗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困境。尤其是“寒花对客”这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来临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存的艰辛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寒花”象征什么?
“岂有云帆济沧海”一句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