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33
孺子墓夏谒
作者: 李梦阳 〔明代〕
怀贤意实勤,展谒良巳屡。
丰茸蔓草盛,间关夏禽哺。
野蔹延竹户,丹华缀高树。
徘徊想故榻,留连果谁遇。
这首诗表达了对贤者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诗人多次前来拜谒。墓前杂草丛生,夏日的鸟儿在这里觅食。野蔓蔓延到竹门口,红花点缀在高树上。诗人徘徊在故人的墓旁,留连忘返,不知该与谁相遇。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从整体语境中可以看出,诗中所述的贤者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可以与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先贤的崇拜和怀念相联系。这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表现出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李梦阳(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作品多以咏怀、抒情为主,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梦阳怀念一位已故贤者之际,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孺子墓夏谒》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悠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墓地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贤者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诗人提到自己多次前来拜谒,显示出他怀贤的决心与执着。接下来的描写,展现了墓地夏日的生机与凋零的对比,茂盛的草木和鸟儿的喂养,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
在中间部分,诗人用“野蔹延竹户,丹华缀高树”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表现了自然的繁茂与生动。最后,诗人徘徊在故人的墓前,感慨时光流逝,留连忘返,表达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孤寂和惆怅。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真挚,既有对贤者的敬仰,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贤者的怀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展现了人对生命和智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梦阳的《孺子墓夏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贤者的怀念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人生的无奈
诗中“丰茸蔓草盛”中的“丰茸”主要形容什么?
A. 草木稀少
B. 草木茂盛
C. 草木枯萎
D. 草木凋零
最后两句“徘徊想故榻,留连果谁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幸福
B. 忧伤
C. 期待
D. 平静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梦阳的《孺子墓夏谒》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观传达情感,但李梦阳更侧重于对已故贤者的追思,而王维则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