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14
作者: 王猷 〔明代〕
卧龙谁肯老沉吟,万里从戎国士身。
欲洗英雄埋骨恨,更酬圣主筑坛慇。
防胡岂藉羁縻策,仗剑期空绝漠氛。
为语玉门关外将,东南民力竭如焚。
卧龙(诸葛亮)谁愿意在此老去沉吟,万里从军的国士们身上。
想要洗去英雄埋骨的遗恨,更报答圣主为我筑坛的恩情。
防御胡人岂是依靠羁绊的策略,扬剑的时刻希望能绝对消除边疆的氛围。
我想对玉门关外的将领说,东南的人民力量已经耗尽,如同火焚。
作者介绍: 王猷,明代诗人,以其豪放、慷慨激昂的风格闻名,作品涉及历史、军事及个人情怀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边疆局势紧张。王猷以此诗表达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忧虑,借冯嶰谷出关之意,鼓励国士报国之志。
这首诗表达了王猷对国家大义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以卧龙和万里征士引入,展现出古代英雄的壮志未酬。诗中通过“欲洗英雄埋骨恨”表达了对英雄死后未能实现理想的痛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圣主的感激,显示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历史的反思。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防胡岂藉羁縻策”,强调了在边疆防御中不能依靠消极的策略,而应积极主动地应对外敌的侵扰,体现了王猷的军事思想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作者作为国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士人的号召,情感上激昂而深切,体现了王猷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诸葛亮
c) 李白
诗中提到的“东南民力竭如焚”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民生活富裕
b) 战争带来的苦难
c) 对未来的乐观
诗中“防胡岂藉羁縻策”的意思是?
a) 依靠积极的策略
b) 依靠消极的策略
c) 不需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