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39
寄外
作者: 刘祖满
椎秦博浪谓当车,消息传来事又虚。
肯把壮心酬一切,莫将词赋吊三闾。
怀中字减祢衡刺,袖里红啼贾谊书。
海上钓鳌应有饵,可愁为客食无鱼。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前两句提到秦朝博浪之事,暗指历史上人们为车马奔波的辛苦,而后又听闻消息却是虚假的,说明世事难料。接着,诗人豪情壮志,想要报效一切,却不能只用诗词来怀念古人。怀念中提到祢衡刺曹的豪气与贾谊的悲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自己无能为力的失落。最后提到海上钓鱼,暗指现实生活中的困境,虽有理想,却难以实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祖满,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中期,受当时社会动荡和文人环境影响,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个人理想的追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以“椎秦博浪”引入,既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表明了诗人对历史抗争精神的同情与认同。接下来的“消息传来事又虚”,则体现了对现实的失望,表达出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无奈。
中间两句则转向对古代文人的怀念,提到祢衡和贾谊,显示出诗人对那些有志之士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无能为力与对历史的惋惜。最后一句“海上钓鳌应有饵”,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次突显,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刘祖满作为诗人的深刻思考与敏锐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海上钓鳌”与“食无鱼”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椎秦博浪”中的“博浪”指什么?
A. 一种鱼
B. 反秦起义
C. 一种乐器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祢衡”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西汉
B. 东汉
C. 唐代
答案:B
诗人希望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对古人的敬仰?
A. 词赋
B. 书信
C. 诗歌
答案:A
推荐书目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能够全面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