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20
采桑子
许白凤
愁边一角春来路,记得前番。
赠我湘兰。
绿意红情问小鬟。
分明是梦还非梦,莺老花残。
芳思都删。
行过双桥怕转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的愁绪,回忆起前次收到赠送的湘兰花,心中涌起对往昔的思念。绿意和红情在问小丫鬟时让人感到一丝迷惘,似梦似幻,而燕子已老,花儿也已凋残。所有的芳华思绪都已被删去,走过双桥时对转弯感到恐惧,似乎不愿再回到那段曾经的时光。
“湘兰”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美好的情感,常常与春天、爱情等主题结合。
许白凤是当代著名的女诗人,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反映女性的内心世界,关注生命的细微变化。
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时,诗人在此情境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美好回忆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内心的忧愁。开头的“愁边一角春来路”便将读者带入一种似乎不安的春天氛围。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在这春意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预示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流逝。
“赠我湘兰”一句,点明了诗人与美好回忆的关系,湘兰不仅是一种花,更是情感的寄托。接下来的“绿意红情问小鬟”,在自然景色与人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诗人在小丫鬟的问候中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却又因“分明是梦还非梦”而感到迷惘。
诗的结尾部分透过“莺老花残”和“芳思都删”,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消逝紧密相连。诗人走过双桥,却不愿转弯,似乎是在逃避面对过去的选择与未来的未知。整首诗在忧伤中夹杂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深刻的生命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回忆的眷恋,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诗中提到的“湘兰”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爱情与美好回忆
C. 离别
“莺老花残”中“莺”指的是什么?
A. 鸟
B. 花
C. 诗人
诗人为何在“行过双桥怕转弯”?
A. 害怕
B. 不愿面对过去与未来
C. 迷路
与许白凤的《采桑子》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与现实的无奈。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与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