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5:05
日夜环游不解劳,银池石屿路迢遥。怜渠未识浪滔滔。欲放汝曹江海去,可能经得几风涛。力微正要气能豪。
整天夜晚不停地游荡,虽辛苦却无怨言,银色的湖面与石岛,路途遥远而艰辛。怜惜你们尚且未曾见识那波涛汹涌。想要将你们送往广阔的江海,是否能经受得住这风浪?我力量微薄,但心中却渴望豪情万丈。
本诗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暗含了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彭靖,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写。
此诗创作于彭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寻之际,代表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浣溪沙》是一首兼具抒情与叙述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游历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便以“日夜环游不解劳”引入,表现出一种坚定不移的追求精神,尽管旅途艰辛,但诗人却无怨无悔。这种意志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执着。
接着,诗人以“银池石屿路迢遥”描绘出湖面与岛屿的美丽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意境。然而,随之而来的“怜渠未识浪滔滔”则让人意识到,旅途的美丽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海,诗人不禁对未来的旅程感到担忧。
最后两句“欲放汝曹江海去,可能经得几风涛”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期望与对未知的恐惧,展现了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揭示了对美好与艰难的双重感悟,反映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中“银池”指的是哪里?
诗中“怜渠未识浪滔滔”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想要把谁送入江海?
与李清照的《浣溪沙》相比,彭靖的作品更关注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女性视角与男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