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11
原文展示:
天上填填一阵雷,扶摇羊角卷微埃。无边豆蔻倚云栽。夸父如痴追日去,愚公执意掘山来。圣人心事总难猜。
白话文翻译:
天上雷声轰鸣,像是填满了天空,卷起微尘的气流。无边的豆蔻花在云中盛开。夸父如痴如醉地追逐太阳,愚公执意地挖掘山岭。圣人的心思总是难以揣测。
注释:
- 天上:指天空,描绘自然景象。
- 填填:形容雷声连续而响亮。
- 扶摇:形容风势强劲,旋转的样子。
- 羊角:比喻一种特定的风向或气流。
- 微埃:微小的尘埃。
- 豆蔻: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青春少女,或寓意美好事物。
- 夸父:出自《山海经》,寓意追求理想的勇敢。
- 愚公:出自《愚公移山》,象征坚持不懈的精神。
- 圣人:指智慧之人,哲人,其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难以被人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振家,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对人心难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雷声、豆蔻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开头的“天上填填一阵雷”,不仅描绘了雷声的宏伟,也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夸父”和“愚公”作为象征,展现了对理想追求的执着精神。夸父追日的形象,虽然充满了痴狂,但正是这种对理想的执着,构成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愚公挖山的故事则引申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诗的最后一句“圣人心事总难猜”,则引发了人对智慧与理解的深思。无论是追求理想的夸父,还是坚持不懈的愚公,最终都体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与命运时的无奈与坚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上填填一阵雷:开篇以雷声引入,展现自然的宏大与威严。
- 扶摇羊角卷微埃:描绘风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微尘被卷起的情景。
- 无边豆蔻倚云栽:豆蔻象征青春与美好,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夸父如痴追日去:借用夸父追日的神话,象征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愚公执意掘山来: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强调坚持与毅力的重要性。
- 圣人心事总难猜:引发对智慧与人心难测的思考,留给读者深刻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夸父比喻为追求理想的人,愚公比喻为坚持不懈的象征。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使其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反映了在面对自然和人生的无常时,人的努力与无奈,以及对智慧与内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象征力量与威严,提醒人对自然的敬畏。
- 豆蔻:象征青春与理想,寓意生命的美好。
- 夸父与愚公:代表人类追求理想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夸父”象征了什么?
A. 理想追求 B. 自然力量 C. 生命短暂
- “愚公执意掘山来”暗示了什么?
A. 坚持与毅力 B. 对自然的挑战 C. 追求财富
- 诗歌最后一句提到的“圣人心事”让人思考什么?
A. 人心难测 B. 自然界的奥秘 C. 理想的实现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本诗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人类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 《望庐山瀑布》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本诗中的理想追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歌与人生哲理》
- 《诗词的修辞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