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9:42
凄凉犯 甲午闰重阳与诸子访杭州西溪
作者: 熊盛元
鹤栖鹭集兰舟舣,
波光绿漾词魄。
古祠树老,长汀雾散,更谁吹笛。
千秋恨积。
任襟底纵横泪湿。
倚枫林红笺似血,
堕履怅难觅。
犹记当年梦,
枕卉闲眠,
举觞狂吸。
众仙唤我,
访灵溪峭崖如壁。
细数空花,
几曾料都随过翼。
最堪怜菊影淡雅,
伴醉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友人在西溪游玩的情景。鹤和白鹭在兰舟旁栖息,波光粼粼,似乎在映照着诗人的情思。古老的祠堂旁,树木苍老,长长的堤岸上雾气散去,谁又在吹笛呢?千年的遗恨在心中积累,任凭泪水在衣襟上纵横交错。倚着枫林,红信笺如同鲜血一般,失落的履子又何处寻觅?我依稀记得当年梦境,慵懒地枕着花草,举杯畅饮。众仙呼唤我,游访如悬崖般峭拔的灵溪。细数那些空花,怎能想到它们都随风而逝?最令人怜惜的是那淡雅的菊影,伴随醉客的身影。
作者介绍:熊盛元是当代诗人,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细腻,善于运用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甲午年重阳节,诗人在游览杭州西溪时,受到美景和历史的触动,抒发了自己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凄凉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西溪游玩时的种种感受。开篇以“鹤栖鹭集兰舟舣”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氛围,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描写逐渐转向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千秋恨积”表达了对过往的懊悔和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具有层次感,古祠和长汀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倚枫林红笺似血”的意象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鲜红的信笺仿佛承载着诗人内心的痛楚与忧伤。诗人在描绘外部景色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的后半部分,众仙的呼唤和灵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后,菊影的淡雅更是对生活的感悟,暗示在醉意中仍然要留心那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西溪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舟
B. 鹤与鹭
C. 菊影
D. 古祠
“倚枫林红笺似血”中“红笺”暗示了什么?
A. 喜悦
B. 悲伤
C. 忘却
D. 期待
诗中提到的“灵溪”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与灵性
C. 时间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熊盛元的《凄凉犯》更加关注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通过饮酒和月光来表达孤独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