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 送复旦中文系七七届毕业同学

《西江月 送复旦中文系七七届毕业同学》

时间: 2025-05-02 12:46:29

诗句

文史三冬足用,海天鱼跃鸢飞。

冬冬腊鼓报春回。

几处寒梅吐蕊。

惜别西腔动魄,论文笔阵惊雷。

前程无限莫低徊。

子曰后生可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9

原文展示:

文史三冬足用,海天鱼跃鸢飞。
冬冬腊鼓报春回,几处寒梅吐蕊。
惜别西腔动魄,论文笔阵惊雷。
前程无限莫低徊,子曰后生可畏。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对复旦中文系七七届毕业同学的祝福与期望。诗人赞美同学们在文史学习上的努力与成就,并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以此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作者在惜别之际,鼓励同学们不必低头徘徊,未来的前程是无限的,引用孔子的名言祝福后辈,强调年轻人的潜力与希望。

注释:

  • 文史:指文学与历史的学科,表示学生的专业。
  • 三冬:指严寒的冬天,表示在艰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 鱼跃鸢飞:形容自然界的生机,鱼在水中跃起,鸢(即鹰)在天上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活力。
  • 腊鼓:指腊月(冬天最后一个月)鼓声,象征着春节的到来。
  • 寒梅:指寒冬中盛开的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西腔:指西方的音乐、文化等,表示惜别的深情。
  • 论文笔阵:比喻学术论文的争鸣,形容同学们在学术上的成就。
  • 子曰:指孔子所说的话,强调后辈的成长与潜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季高,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反映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77年,正值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届毕业典礼。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毕业生的祝福与期望,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歌鉴赏:

《西江月 送复旦中文系七七届毕业同学》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希望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巧妙地将春天的到来与同学们的毕业联系在一起,传达了对他们未来的祝福。首句“文史三冬足用”既强调了同学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学习成果,也暗示了知识的积累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海天鱼跃鸢飞”则将读者的视野引向辽阔的天空与大海,象征着同学们即将展开的新人生旅程。诗中提到的“几处寒梅吐蕊”,则用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反映了同学们在艰难时期的成长与绽放。

“惜别西腔动魄,论文笔阵惊雷”一句,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学术上的成就与未来的无限可能,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的赞叹与不舍。而最后的“前程无限莫低徊,子曰后生可畏”则是对同学们的鼓励,提醒他们要坚定信心,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史三冬足用:强调经历三年的寒冬,知识的积累使人受益无穷。
  2. 海天鱼跃鸢飞:形象地描绘出自由的景象,象征着同学们的未来将更加广阔。
  3. 冬冬腊鼓报春回:使用了春回大地的意象,表达了重生与希望的主题。
  4. 几处寒梅吐蕊:寓意在逆境中绽放的力量,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5. 惜别西腔动魄: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深情不舍,强调毕业的感伤。
  6. 论文笔阵惊雷:形象地描绘出学术界的激烈竞争,象征着未来的挑战。
  7. 前程无限莫低徊:鼓励同学们要勇敢向前,不要对未来感到迷惘。
  8. 子曰后生可畏:引用孔子的话,强调年轻一代的潜力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对称工整,形成了很好的韵律感。
  • 比喻:将同学们的学习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象征:寒梅、鱼跃等意象,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祝福与期望,鼓励他们要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追求梦想,展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梅:象征坚韧,代表在逆境中努力拼搏的精神。
  • 鱼跃:象征自由与活力,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 鸢飞:象征高远的志向,表达了对前途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文史三冬”指的是什么?

    • A. 三年的文史学习
    • B. 三个冬天
    • C. 三个学期
  2. “几处寒梅吐蕊”中“寒梅”象征什么?

    • A. 严寒
    • B. 坚韧与希望
    • C. 春天
  3. “子曰后生可畏”是指:

    • A. 年轻人应当尊重前辈
    • B. 年轻人有无限潜力
    • C. 年轻人不如老年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好友的送别之情,但更多地强调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许。相比之下,刘季高的这首诗则更加积极向上,充满希望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选》:关于古典诗词的基础知识。
  • 《现代汉诗研究》:对现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别南海宾化侯诗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诒孔中丞奂诗 赠洗马袁朗别诗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 秋日游昆明池诗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宴乐修堂应令诗 侍宴玄武观诗 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爽惑 不分胜负 屋乌推爱 厂字头的字 包含晴的成语 用心措意 三仪 耳字旁的字 普尔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说今道古 克字旁的字 宠结尾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冲损 欢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