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9
文史三冬足用,海天鱼跃鸢飞。
冬冬腊鼓报春回,几处寒梅吐蕊。
惜别西腔动魄,论文笔阵惊雷。
前程无限莫低徊,子曰后生可畏。
整首诗表达了对复旦中文系七七届毕业同学的祝福与期望。诗人赞美同学们在文史学习上的努力与成就,并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以此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作者在惜别之际,鼓励同学们不必低头徘徊,未来的前程是无限的,引用孔子的名言祝福后辈,强调年轻人的潜力与希望。
刘季高,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反映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1977年,正值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届毕业典礼。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毕业生的祝福与期望,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西江月 送复旦中文系七七届毕业同学》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希望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巧妙地将春天的到来与同学们的毕业联系在一起,传达了对他们未来的祝福。首句“文史三冬足用”既强调了同学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学习成果,也暗示了知识的积累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海天鱼跃鸢飞”则将读者的视野引向辽阔的天空与大海,象征着同学们即将展开的新人生旅程。诗中提到的“几处寒梅吐蕊”,则用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反映了同学们在艰难时期的成长与绽放。
“惜别西腔动魄,论文笔阵惊雷”一句,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学术上的成就与未来的无限可能,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的赞叹与不舍。而最后的“前程无限莫低徊,子曰后生可畏”则是对同学们的鼓励,提醒他们要坚定信心,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祝福与期望,鼓励他们要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追求梦想,展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诗中的“文史三冬”指的是什么?
“几处寒梅吐蕊”中“寒梅”象征什么?
“子曰后生可畏”是指: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好友的送别之情,但更多地强调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许。相比之下,刘季高的这首诗则更加积极向上,充满希望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