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4:00
咏浮云
陆凭 〔唐代〕
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
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这首诗表达了浮云的虚幻状态,它在天地之间瞬息万变。浮云的存在是暂时的,仿佛是偶然的组合,我自己也并不是我自己。
陆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蕴含哲理。
《咏浮云》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浮云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迷茫与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咏浮云》是一首以浮云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浮云的观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虚虚复空空”用简单的字词描绘出浮云的飘渺状态,给人一种轻盈而不真实的感觉。这种虚无的状态与人类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引发对自身存在的反思。
“瞬息天地中”一句,强调了浮云的瞬时性和变化无常,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不确定。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绘自然现象,也在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诗的最后两句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则是对自我认知的质疑,诗人意识到自己也像浮云一样,是由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真实的自我似乎并不存在。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度。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通过浮云的描绘,探讨了存在的虚无与不确定性,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自我认同的深思,营造了一种哲理性的意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诗中“虚虚复空空”表达了什么样的状态?
“瞬息天地中”所强调的是什么?
“吾亦非吾躬”中“吾”指的是什么?
与《静夜思》中的孤独感相比较,《咏浮云》则更强调对自我存在的反思。李白的诗歌常展现出对自由的向往,而陆凭则在对浮云的描写中,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