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淮阴侯庙十首 其一

《题淮阴侯庙十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9 13:29:37

诗句

一身作乱宜从戮,三族全夷似少恩。

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9:37

原文展示:

题淮阴侯庙十首 其一 邵雍 〔宋代〕

一身作乱宜从戮,三族全夷似少恩。 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个人如果作乱,理应被处死,但将他的三族全部灭绝,似乎显得过于残忍。汉朝初年,政治上混合了霸道和王道,萧何作为王佐之臣,其地位和作用可能并不被尊崇。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身:指个人。
  • 作乱:指造反或叛乱。
  • 宜从戮:应该被处死。
  • 三族:古代指父族、母族、妻族。
  • 全夷:全部消灭。
  • 汉道:汉朝的政治体制。
  • 初杂霸:初期混合了霸道和王道。
  • 萧何:汉初名臣,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 王佐:指辅佐君王的重要臣子。
  • 殆非尊:可能并不被尊崇。

典故解析:

  • 淮阴侯:指韩信,汉初名将,后因谋反被杀,家族被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对韩信被杀及其家族被灭的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韩信命运的同情和对汉初政治体制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命运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和对政治体制的批判。首句“一身作乱宜从戮”,直接指出韩信因作乱而被处死的命运,但紧接着的“三族全夷似少恩”则表达了对韩信家族被灭的残忍行为的批判。后两句“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则进一步批判了汉初政治体制的混合性质,以及对萧何这样的重要臣子的不尊崇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体现了邵雍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一身作乱宜从戮”,直接指出韩信因作乱而被处死的命运,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
  • 第二句:“三族全夷似少恩”,进一步表达了对韩信家族被灭的残忍行为的批判,认为这种做法缺乏恩德。
  • 第三句:“汉道是时初杂霸”,批判了汉初政治体制的混合性质,即霸道和王道的混合。
  • 第四句:“萧何王佐殆非尊”,指出萧何这样的重要臣子在当时可能并不被尊崇,暗示了政治体制的不健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一身作乱宜从戮,三族全夷似少恩”和“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命运的描述,批判了汉初政治体制的混合性质和对重要臣子的不尊崇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身:个人命运的象征。
  • 三族:家族命运的象征。
  • 汉道:政治体制的象征。
  • 萧何:重要臣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族全夷”是指什么? A. 韩信的家族被全部消灭 B. 韩信的朋友被全部消灭 C. 韩信的敌人被全部消灭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萧何王佐殆非尊”暗示了什么? A. 萧何的地位很高 B. 萧何的地位不高 C. 萧何的地位不确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秦论》:贾谊的作品,对秦朝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诗词对比:

  • 《过秦论》与本诗都批判了政治体制的不健全,但《过秦论》更侧重于对秦朝的全面批判,而本诗则更侧重于对汉初政治体制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对邵雍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史记》:司马迁的史书,详细记载了韩信的历史事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棠七首 芙蓉六言四首 风雪二首 其二 雪 明皇按乐图 纵笔六言二首 商妇词十首 送卓漳州二首 其二 梅月为蚤虱所苦各赋二绝·虱 送叶知郡 寓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跷足抗手 车字旁的字 包含稚的成语 文辉 三撇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为之执鞭 心里有鬼 鈇钺 解债 沽名钓誉 韭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殷盈 胸次丘壑 唐虞之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