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下一句是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下一句是

时间: 2025-04-27 03:27:12

诗句

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查看原文>>

这段话出自宋代苏轼《教战守策》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 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 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 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 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 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 此其故何也? 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 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 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 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夫民亦然。 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 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 战者,必然之势也。 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 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 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 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相关查询

城隅晚意 寄王崇 王君瑞秘丞同理青社 移病还台凡阅半岁乃愈始到家园视园夫治畦植花因成自叹二首 其二 柳花 秋日西望 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 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属疾五首 其三 送贵溪尉周懿文先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笙匏 舌字旁的字 包含岸的词语有哪些 虫儿 含着骨头露着肉 瓦字旁的字 十相俱足 包含骊的词语有哪些 取女 青眚 兵无斗志 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蚂蚁啃骨头 炎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