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善财参自在天

《善财参自在天》

时间: 2025-05-06 02:10:05

诗句

善财得法犹儿子,工巧仍参自在天。

若悟菩提同戏事,不应缚律更枯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05

原文展示:

善财得法犹儿子,
工巧仍参自在天。
若悟菩提同戏事,
不应缚律更枯禅。

白话文翻译:

善财得到法门就像孩子一样,
他灵巧地仍然参悟自在的天。
如果能领悟菩提就像玩耍一样,
就不应该再被律法束缚,修行也不会枯燥。

注释:

  • 善财:善财童子,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象征着智慧与财富。
  • :指佛教的教义或法门。
  • 自在天:佛教中的一种天界,象征自由自在的境界。
  • 菩提:指觉悟或智慧,通常与佛教的觉悟状态相关。
  • 缚律:被规条约束。
  • 枯禅:形容禅修的枯燥无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克,宋代诗人,著作颇丰,擅长诗词,深受佛教影响。他的作品多探讨佛教哲理,强调内心的修行与领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佛教思想盛行的时期。作者以善财童子的形象,借助佛教经典中的教义,表达对自由修行与内心觉悟的向往。

诗歌鉴赏:

《善财参自在天》是一首融合了佛教哲理与诗歌艺术的作品。诗中以“善财”作为主体,象征着智慧与财富,表达了对佛教法门的崇敬与向往。诗的开头“善财得法犹儿子”通过比喻,传达了领悟法门的简单与纯真,仿佛孩子般的直白与无畏。接下来的“工巧仍参自在天”则强调了灵巧与自由的结合,暗示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智慧,可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第三句中,诗人提到“若悟菩提同戏事”,将觉悟与玩耍相提并论,体现了佛教的轻松与自在,反对那些将修行视为负担的观点。最后一句“不应缚律更枯禅”则是对僵化修行的批判,强调心灵的自由与灵动,反映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仗,展示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诗意悠远,读来令人深思,启发人们在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旅程中,不应被外在的规条所束缚,而应寻求更高层次的自由与觉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善财得法犹儿子:善财童子得到了佛法,就像一个孩子一样,说明领悟法门的简单与纯真。
  2. 工巧仍参自在天:巧妙地参悟到自在的境界,暗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自由自在。
  3. 若悟菩提同戏事:如果能领悟菩提,就如同在玩耍一样,突出觉悟的轻松与乐趣。
  4. 不应缚律更枯禅:不应被规章限制,修行也不应显得枯燥,重视心灵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领悟法门比作孩子的简单,形象传达了领悟的轻松。
  • 对仗:如“得法”与“参天”,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佛教修行的自由与灵动的思考,强调领悟的重要性,反对僵化的律法束缚,呼唤内心的自在与觉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善财:象征智慧与财富,代表修行者的理想状态。
  • 自在天:象征自由与解脱的境界。
  • 菩提:觉悟与智慧的象征,内心的明亮与清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善财童子的象征是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2. 诗中提到的“自在天”代表什么? A. 束缚
    B. 自由
    C. 责任

  3. 诗人对修行持什么态度? A. 严格遵守规章
    B. 应该自由自在
    C. 随意而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探讨空性与觉悟的经典。
  • 《金刚经》:佛教经典,强调智慧与解脱。

诗词对比:

  • 对比陈克的《善财参自在天》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反映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陈克更侧重于佛教哲理,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
  • 《佛教经典》:提供了对佛教哲理的深入理解。

相关查询

春光好·频叶软 春光好 春光好 春闺 春光好 春光好 上巳 春光好 过沉香亭址 春光好 送别 春光好 春光好 咏梅 春光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去天尺五 衬褶袍 卤字旁的字 一文不名 徒劳往返 豆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半生尝胆 谷字旁的字 恩深义重 辛字旁的字 校计 行意 包含眇的词语有哪些 恶稔贯盈 包含冉的词语有哪些 慌做一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