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 欣闻日本投降,喜赋

《念奴娇 欣闻日本投降,喜赋》

时间: 2025-05-10 09:18:39

诗句

爆声如飞。

听争传,倭寇投降消息。

往事思量真可痛,巨变难忘七七。

水咽芦沟,潮寒歇浦,蓦地烽烟直。

哀哀华胄,尽罹红羊阨。

八载抗战艰辛,生灵涂炭,万里无完室。

曾几何时,神弹投,不见豺奔狼踯。

血债应偿,收回失地,自此销锋镝。

强权歼灭,全球同登衽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8:39

原文展示:

念奴娇 欣闻日本投降,喜赋
作者: 薛建吾 〔近代〕

爆声如飞。听争传,倭寇投降消息。
往事思量真可痛,巨变难忘七七。
水咽芦沟,潮寒歇浦,蓦地烽烟直。
哀哀华胄,尽罹红羊阨。
八载抗战艰辛,生灵涂炭,万里无完室。
曾几何时,神弹投,不见豺奔狼踯。
血债应偿,收回失地,自此销锋镝。
强权歼灭,全球同登衽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时的感受。炮声如飞,听闻倭寇投降的消息,令人痛心往事,难以忘怀七七事变。水流淌在芦沟,潮水寒冷地停息在港口,突然间烽火又燃起。痛心的华夏子孙,都遭受了红羊阨之苦。经历了八年的抗战艰辛,生灵涂炭,万里无一处完好的房屋。曾几何时,神箭射出,不见豺狼在前奔跑。血债应该偿还,收复失地,从此停止战争之器。强权被消灭,全球同坐一席。

注释:

  • 倭寇:指日本侵略者。
  • 七七:指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 红羊阨:可能指代战乱带来的悲惨境遇,暗示历史的痛苦。
  • 神弹:可能指神射手或神奇的武器。
  • 血债应偿:强调对侵略者的报复和对失去领土的追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建吾,近代诗人,任职于多个文化机构,以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日本投降的历史节点,反映了国人对战争胜利的欢欣和对苦难历史的深思。诗中表达了对抗战艰辛的回顾及对未来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以激昂的语调表达了对日本投降这一历史事件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八年抗战艰辛的深切思考。开头部分通过“爆声如飞”引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战争的回音仍在耳边回荡。接着,提到“倭寇投降消息”,迅速转向对抗战历史的回顾,强调了七七事变带来的巨大改变。诗中描绘了水流、潮寒的意象,象征着战争带来的冷酷与无情。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诗人将“哀哀华胄”与“生灵涂炭”相结合,表现了对平民百姓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接下来,诗人以“曾几何时,神弹投”展现出一种希望与信念,暗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们也能够寻求解救。

最后,诗人以“血债应偿,收回失地”作为结束,向读者传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与决心。整首诗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既是对胜利的欢庆,也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爆声如飞:描绘战争的紧张氛围。
  • 听争传,倭寇投降消息:传达喜讯,体现国人期盼的心情。
  • 往事思量真可痛:对过去的战争记忆感到痛苦。
  • 巨变难忘七七:提及卢沟桥事变,强调历史的重大转折。
  • 水咽芦沟,潮寒歇浦:自然景象反映战争带来的悲凉。
  • 哀哀华胄,尽罹红羊阨:对遭受苦难的中华儿女的悲痛。
  • 八载抗战艰辛,生灵涂炭,万里无完室:直接描述抗战的惨烈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曾几何时,神弹投,不见豺奔狼踯:呼唤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 血债应偿,收回失地,自此销锋镝:强烈的复仇和收复失地的愿望。
  • 强权歼灭,全球同登衽席:展现对未来和平的期盼。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爆声如飞”)、对仗(“水咽芦沟,潮寒歇浦”)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日本投降的喜悦、对抗战历史的痛苦反思,以及对未来和平的渴望,展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 爆声:象征战争的残酷与紧张。
  • 水咽芦沟:自然景象反映战争带来的悲凉。
  • 华胄:象征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未来。
  • 神弹:象征希望与反抗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念奴娇》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薛建吾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答案:B
  2. 诗中提到“七七”是指哪个历史事件?

    • A. 南京大屠杀
    • B. 抗战胜利
    • C. 卢沟桥事变
    • D. 上海战役
    • 答案:C
  3. 诗中“血债应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战争的厌恶
    • C. 对侵略者的复仇心态
    • D. 对和平的渴望
    •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望岳》:杜甫

诗词对比:

  • 《念奴娇》与《长恨歌》: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情感的深邃,但《念奴娇》更集中于抗战的历史背景,而《长恨歌》则更多地探讨个人情感与爱情的永恒。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抗战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苏武慢·十载燕山 苏武慢·忆昔坡仙 苏武慢·对酒当歌 苏武慢·放棹沧浪 苏武慢·山月来时 苏武慢·扫尽风云 蝶恋花 故远主得其臣所献黄菊赋,题其后曰 烛影摇红 淮南故将军家有歌妓,才容自许, 浣溪沙 法驾导引 为陈溪山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言碎辞 包含去的成语 革字旁的字 井陉关 止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十寒一暴 鼠牙雀角 辛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名声在外 漏开头的成语 局骗拐带 包含翘的成语 翘足引领 语不投机 风雨飘零 乞鞫 归结尾的成语 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