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和张倩倩思君庸作

《蝶恋花 和张倩倩思君庸作》

时间: 2025-05-02 08:06:25

诗句

竹影萧森凄曲院。

哪管愁人,吹破西风面。

一日柔肠千刻断。

残灯结泪空成片。

细雨伤情过夜半。

阵阵南飞,都是无书雁。

薄倖难凭归计远。

梨花雨对罗巾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6:25

原文展示

竹影萧森凄曲院。哪管愁人,吹破西风面。一日柔肠千刻断。残灯结泪空成片。细雨伤情过夜半。阵阵南飞,都是无书雁。薄倖难凭归计远。梨花雨对罗巾伴。

白话文翻译

竹影摇曳,映衬着凄凉的曲院,谁在乎那些愁苦的人,任凭西风吹破了面颊。一日之间,怜惜的柔情千次断裂。残灯下的泪水,空留成片。细雨打伤了情怀,已到夜半。阵阵南飞的大雁,都是无信的音讯。薄幸的人,难以依靠远方的归期。梨花细雨中,与你的罗巾相伴。

注释

  • 竹影:竹子投下的影子,常用来表达幽静的环境。
  • 凄曲院:形容院子凄凉且曲折,暗示孤独之情。
  • 愁人:指愁苦的人,表达诗人的情感状态。
  • 柔肠:指柔情的心肠,常用来形容情感细腻。
  • 残灯:指昏暗的灯光,象征孤独和哀伤。
  • 无书雁:没有书信的鸿雁,象征着无音信的思念。
  • 薄倖:指薄情或不幸,表达对爱情的无奈和失望。
  • 梨花雨:梨花落雨,意象美丽但也带有忧伤。

典故解析

  • 竹影:古诗中常用竹子作为意象,象征高洁与隐逸。
  • 南飞雁:大雁南飞是迁徙的象征,常用来表达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宜修,明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以个人情感为中心,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沈宜修生活的明代,那个时期人们在动荡和变革中,感情表达尤为细腻,诗人常通过自然意象来寄托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思念之情的深刻体悟。开篇以“竹影萧森”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接着,通过“哪管愁人”的句式,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态度,似乎在说即使心中愁苦,外界的风景依然在继续。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残灯”和“细雨”的描写,象征着夜晚的孤独与思念的伤感。特别是“阵阵南飞,都是无书雁”,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却又无从传达。最后以“梨花雨对罗巾伴”收尾,既有美好的意象,又带有淡淡的忧伤,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既有对失去的感伤,又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竹影萧森凄曲院:竹影摇曳,衬托出凄凉的院落;暗示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 哪管愁人,吹破西风面:愁苦的人似乎被忽视,西风无情地吹拂,带来更深的伤感。
    • 一日柔肠千刻断:一天之内情感千次断裂,表现出心中的痛苦与思念的频繁。
    • 残灯结泪空成片:昏暗的灯下泪水成片,象征着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 细雨伤情过夜半:细雨潸潸,夜已过半,情绪愈加伤感。
    • 阵阵南飞,都是无书雁:南飞的大雁带来无尽的思念,却无书信传达。
    • 薄倖难凭归计远:薄情的爱情让归期变得遥不可及,充满无助感。
    • 梨花雨对罗巾伴:梨花细雨之中,诗人与心爱之人相伴,带有一丝温馨但又忧伤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影”比喻诗人的孤独。
    • 拟人:细雨仿佛有情,能够打伤人的情感。
    • 对仗:如“残灯结泪”和“梨花雨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深刻反映了人在孤独与思念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竹影:象征孤独与隐逸,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残灯:象征着失落与悲伤,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细雨:代表细腻的情感与伤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南飞雁:象征无音信的思念,暗含对远方人的期待与惆怅。
  • 梨花雨:美丽却又带有忧伤,象征着记忆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影萧森”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2. “阵阵南飞,都是无书雁”中的“无书雁”意指?

    • A. 归来的信使
    • B. 没有音信的思念
    • C. 送信的大雁
  3. 诗中提到的“细雨”代表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沈宜修的《蝶恋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沈宜修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意象,展现了孤独感,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沈宜修传》

相关查询

喜迁莺(上巳游涵碧) 桂飘香(元名花心动) 青玉案 定风波 念奴娇(县圃达观赏岩桂) 蓦山溪(干道戊子秋游涵碧) 鹧鸪天(梦仙) 凤栖梧(兰溪) 凤栖梧(牡丹) 夏初临(婺州郡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秀骨 肀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以附骥尾 耂字旁的字 急人之忧 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南山隐豹 敢勇 十开头的成语 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积愤不泯 行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遗噍 禁治 奋臂大呼 坏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