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2:17
《浣溪沙》
作者: 向子谦 〔宋代〕
为姑苏郡守,浩然有归志,因广其声为浣溪沙,示姑苏诸友乐在烟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梢梢新月几回弯。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这首词的作者担任姑苏郡的官职,心中怀有归隐的志向,因此创作这首《浣溪沙》,以此向姑苏的朋友们传达悠闲钓鱼的乐趣。草堂中的松树和桂花已然超过了攀爬的渴望。新月在树梢上弯了几次。太湖波光粼粼,广阔无边,正对着巍峨的洞庭山。狂风和波浪已经起伏,但我仍须返回。
向子谦,字景期,号道士,南宋时期的词人。他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首《浣溪沙》创作于向子谦担任姑苏郡守期间。诗人在权力与归隐之间徘徊,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浣溪沙》展现了向子谦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仕途生活的反思。开篇即以“浩然有归志”点明主题,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归隐理想。接下来的描写中,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姑苏的自然美景,尤其是“草堂松桂”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闲适与雅致的生活情趣。
“梢梢新月几回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月亮的变化,更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接着,诗人以“太湖三万顷”展示了宏大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他胸怀壮志的气魄。同时,诗的结尾以“狂风浪起且须还”收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尽管外界环境波动不定,但他依然选择返回,回归内心的宁静。
整首词在意象运用上极具张力,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融合,形成了一种淡泊明志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揭示了归隐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
《浣溪沙》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太湖”位于哪个省?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