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探春令

《探春令》

时间: 2025-05-07 21:06:12

诗句

凋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

把清愁薰破。

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6:12

原文展示:

凋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把清愁薰破。
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白话文翻译:

墙角的花瓣在微风中凋零,华丽的窗前烛光摇曳,我独自沉吟,静坐思索。
估计在雪霜深处,有花神在暗中焚烧花香。
恼人的香气刚刚飘过,便将我心中的清愁熏散。
更何况那冰冷的姿态,玉一般的容貌,让我在痛苦与惋惜中难以自持。

注释:

  • 凋墙:墙角的花朵凋落,指春天的衰败。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着美好的环境。
  • 沈吟:沉思吟唱。
  • 司花神女:传说中掌管花卉的神女。
  • 焚百和:焚烧百花的香气,意味着花香的浓郁。
  • 恼人:使人烦恼的。
  • 冰姿玉貌:形容女子的美丽,犹如冰雪般清冷。

典故解析:

“司花神女”指代古代对花神的崇拜,常见于文人笔墨中,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花神女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却又暗含着时光易逝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词通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是对春季花开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探春令》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凋零与思念的愁苦。开头“凋墙风定,绮窗烛灺”,以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个宁静的环境,墙角的花瓣随风凋零,暗示着春天的逝去。接着,诗人描绘了花神焚香的场景,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香气的飘散,恰似愁绪的消散,似乎在暗示着对过往的释怀。然而,最后两句“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则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冰冷的姿态与玉般的美貌令诗人心中充满了惋惜与痛楚。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 第二联通过花神的形象引入春天的主题,表现对花香的渴望与追忆。
  • 第三联则通过香气的消散,暗示内心的忧愁被暂时驱散。
  •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冰姿玉貌”,形象生动。
  • 拟人:花神的描写使自然具有人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使诗句更为工整和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凋墙:象征春天的结束,生命的衰败。
  • 绮窗: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花神:象征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凋墙风定”指的是: a) 墙角的风停了 b) 花瓣凋零 c) 墙壁修整

  2. “冰姿玉貌”形容的是: a) 冰冷的天气 b) 美丽的女子 c) 冰雪的景象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探春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而赵长卿则更关注自然与时光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赵长卿诗词集》

相关查询

诗扇 南定楼 荆州即事 荆州即事 荷池 酆都观 读林罕小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麥字旁的字 车辖铁尽 糹字旁的字 包含枯的词语有哪些 翼运 矜功负气 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琵琶虫 香字旁的字 器象 又字旁的字 九天揽月 昂然而入 得开头的成语 好佚恶劳 早为之所 勇退激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