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20:29
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
保奭(保奭是指保守和捍卫的意思)本来应在左边,希文(希文为人名,指的是希文)自己请求去西边。不需要用三尺的剑,早已解决了一颗泥球的事情。已经归于黄土,哀伤啊,梦中见到了白色的鸡。清风是谁在吟诵,何处的石头不与天齐?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晚号野老。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关注民生疾苦,风格清新自然。
《虞丞相挽词三首》是杨万里为挽悼虞丞相而作,表达对其的追念与赞美。此时正值南宋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希望通过此诗唤起人们对虞丞相的记忆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虞丞相挽词三首》通过对虞丞相生平与品德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开篇即以保奭与希文的对比,暗示了两者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同选择,保奭代表对国家的忠诚,而希文则显得无所畏惧,决然出征。接下来的“已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则体现了虞丞相的才能与智慧,他用最简陋的工具解决了复杂的问题,展现了他做事的高效与果断。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一句,将死亡与追忆结合,表达了对故人的哀伤,也映衬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则引发了对理想境界的追问,呼唤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感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哀悼中流露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虞丞相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理想的向往,同时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表达了深沉的哀伤与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保奭方为左”中的“保奭”指的是: A. 忠臣 B. 诗人 C. 战士
诗中提到的“希文”是: A. 一个地方 B. 人名 C. 一种动物
“已矣归黄壤”意指: A. 归隐山林 B. 死亡归土 C. 远游他乡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