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9:50
小重山·竹里清香帘影明
一枝照水弄精神。
楼头横管罢龙吟。
休三弄,留为与调羹。
紫陌与青门。
溪边浮动处,绝纤尘。
等闲休付寿阳人。
潇洒处,月淡又黄昏。
在竹林中,清香透过帘影洒落,明亮而清新。一枝竹子映照在水面上,荡漾出灵动的神韵。楼头的乐器已停止吟唱,不再发出龙吟之声。不要再弹三遍,留作调和的乐音。紫色的道路与青色的门槛,溪边轻轻浮动的地方,已是无尘无垢。随意地不要将这些美好交给世俗的人。洒脱的地方,月光淡淡,正好映照出黄昏的宁静。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诗词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创作多样,风格各异,特别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自然景物的描写。
该词作在竹林间的静谧环境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幽雅致生活的心态。
整首《小重山·竹里清香帘影明》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诗中“竹里清香”和“帘影明”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竹林画面,竹子的清香和阳光透过帘子的影子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一枝竹子在水中荡漾,如诗人自我精神的映照,表现出一种灵动的美。
“楼头横管罢龙吟”则描绘了优雅的音乐已然停止,表现出一种惜别的情感。接下来的“休三弄,留为与调羹”进一步深化了对音乐的珍视,将音乐比作调味品,强调了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美好体验。
最后几句则宣扬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不愿将这份清逸之美交给世俗之人,反映出对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在“潇洒处,月淡又黄昏”中,诗人巧妙地将月光与黄昏结合,创造出一种温柔而宁静的意境,给人以深思与感喟。
该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表达了对清幽雅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纷繁复杂
b. 清幽宁静
c. 热闹非凡
“调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音乐
b. 食物
c. 美好体验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热爱
b. 超脱
c. 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