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9:20
一山秋色同谁看,又复相寻出郭来。邻笔种成高碍月,井泉汲少近生苔。忽惊寒事砧初动,不辨晨光户尽开。君爱苦吟吾喜听,世人谁更重清才。
这座山的秋色与谁共享呢?我又从城郭中走出来寻觅。邻居的笔墨已经长得高得遮挡了月亮,井水汲取得少,生苔的地方却渐渐靠近了。忽然听到寒冷的声音,砧板开始轻轻响动,不知道晨光是否已经照亮了整个房间。你喜爱苦吟,我喜欢倾听,世人中又有谁更看重清丽的才情呢?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写于作者在山中隐居的时光,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留恋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徐照的《宿翁卷书斋》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宁静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文情怀的思考。开头两句“山秋色同谁看,又复相寻出郭来”即点明了孤独的情感,诗人独自走出城郭,寻觅秋色,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邻笔种成高碍月”,则以书法的意象传达出邻居的才华与自己身处的环境。
诗中“忽惊寒事砧初动”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生活的细节与内心的思索交织,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共鸣。末尾两句“君爱苦吟吾喜听,世人谁更重清才”则表达了对文学、对清新才情的追求,反映了对同道中人的欣赏与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深刻思考,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文学的追求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突显了个体在社会与自然中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邻笔”是指什么?
A. 朋友的诗作
B. 邻居的书法
C. 自己的作品
答案:B
诗人在诗中感叹谁更重清才?
A. 自己
B. 朋友
C. 世人
答案:C
“忽惊寒事砧初动”中“砧”指的是什么?
A. 砧板
B. 砧子
C. 砧头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照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徐照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