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2: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19:04
千叶梅
作者: 韩维 〔宋代〕
南园卉木遍春光,
独爱琼葩掩众芳。
不为雪摧缘正色,
忽随风至是真香。
未经采折携樽酒,
忍见飘零入野塘。
醉客为予簪白发,
栏边几作少年狂。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南园,花木繁盛,尽显春光。我特别喜欢那种琼瑶般的梅花,它掩映在众多花朵之中。梅花不因雪的侵袭而失去它的本色,反而随风而至,散发出真正的香气。未曾采折梅花,携着酒樽的我,怎能忍心看到它们飘零落入野塘?醉酒的朋友为我插上白发,栏杆边我几次显得像个少年般放荡不羁。
韩维,字景明,号松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千叶梅》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借梅花的坚韧与芬芳表达自己的感慨。在春光明媚的环境中,诗人通过梅花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千叶梅》以梅花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思。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高洁、坚韧与春天的生机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开篇提到“南园卉木遍春光”,描绘出繁茂的春景,接着“独爱琼葩掩众芳”则突显了梅花的独特与珍贵。
“雪摧缘正色”一句,表达了梅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本色的坚韧,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精神。这不仅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随着“忽随风至是真香”的转折,诗人将梅花的香气与生命的真实联系在一起,暗示着真正的美在于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展示。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珍惜,尽管自己没有亲手采折,却因不忍目睹梅花的凋零而感到心痛。而“醉客为予簪白发”,则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诗人不仅在享受当下的美好,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自然的美感,也充满了哲理的深度,给人以深思与启发。
整首诗围绕梅花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琼葩”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不忍心看到梅花飘零?
诗中提到的“醉客”为诗人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