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5:02
八声甘州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许君祠层崖上峥嵘,
幽林入清深。
坐嵩丘少室,
风烟浓澹,
百态变晴阴。
山下一溪流水,
不受是非侵。
寂寞悬瓢地,
黄屋无心。
木杪巑岏石冢,
见人闲几度,
夕鼎朝鍖。
问五兵谁作,
天地更生金。
百年来神州万里,
望浮云西北泪沾襟。
青山好一尊未尽,
且共登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的祠堂,坐落在陡峭的山崖之上,幽静的森林通向深邃的清澈之处。我坐在嵩山和少室山之间,目睹风烟变幻,天地之间瞬息万变。山下有一条小溪,清澈的流水不会受到是非的侵扰。这里寂寞得像悬挂的瓢,黄屋里没有心思。树木巍峨,石冢错落,闲暇之时常见人经过,夕阳下和清晨时分,火鼎点燃,食物烹煮。我问,五兵是何人所造,天地间是否真有生金之事?百年来神州大地沧桑变化,望着那浮云,西北方向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襟。青山依旧,我对美酒的热爱未曾消退,且与君共登高望远。
元好问(1190-1257),字履善,号山农,金朝著名诗人、词人和文人。他的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在金朝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作品反映了对家国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
《八声甘州》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慨,体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无奈。
《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深邃的意境。诗人在高山之巅,俯瞰山下的溪流,思绪飘荡于风烟之间,仿佛在探讨人生的哲理与历史的变迁。诗中“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一句,表现出一种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孤独。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问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似乎在探讨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和无奈。最后,诗人以“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结尾,呼唤友人共赏自然之美,展示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同时也反映出对人世纷扰的淡然与超脱。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山名有哪些?
填空题:诗中“山下一溪流水,不受_____侵”中空缺的词是?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自然的向往。
对比元好问的《八声甘州》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但元好问更倾向于宁静与淡泊,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激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