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52
白夫渠一叶一婴儿,一花一如来。正夜钟响澈,云随声远,天宇晴开。鱼没水纹徐动,月影共徘徊。谁弄临风笛。一曲生哀。三十馀年行脚,剩半头白发,满面黄埃。尽沿门托钵,踏破几芒鞋。走平沙绿洲何处,只依稀空际现楼台。算今朝到灵山了,莫再空回。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静夜中听到钟声,云彩随着声音远去,天空也变得晴朗。水中的鱼轻轻游动,月影在水面上徘徊。谁在清风中吹笛,曲调中透出一丝哀伤。三十多年来我四处行脚,头发已白,满面尘埃。我沿街乞讨,鞋子也快要磨破。走过广袤的沙漠和绿洲,依稀只看到远处的楼台。今天终于到了灵山,真希望不要再空手而归。
顾随,近代诗人,身处历史变革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注重意境与情感的交融。
这首《八声甘州》创作于顾随行脚游历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与思考,反映出他对生命、自然的深刻体验。
《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自然的感悟。开篇以“白夫渠一叶一婴儿,一花一如来”引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生命的纯真,构筑了一个宁静而充满哲理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钟声、云彩、鱼与月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谁弄临风笛,一曲生哀”一句,表达了在宁静中渗透出的哀伤,让人感受到生命中的孤独与无奈。而后,诗人回首自己三十多年的行脚生涯,感叹白发苍苍与满面尘埃,暗示岁月流逝带来的无情与沧桑。最后,诗人希望在灵山有所收获,不再空回,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经历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与情感,既有对生命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的敬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反思与对自然的敬畏,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寻真理的渴望。诗中透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诗中“白夫渠”象征什么?
诗人三十余年的行脚象征着什么?
在诗中,“鱼没水纹徐动”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水调歌头》与《八声甘州》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集中于思乡情怀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加个人化,展现了对生命旅程的感慨。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有相互呼应之处,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