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41
重阳
作者: 方岳 〔宋代〕
古岸维舟夜,萧萧秋叶丹。
野烟连竹暗,江雨洒灯寒。
亦喜重阳健,谁知行路难。
吾亲应念我,更把菊花看。
夜晚在古老的岸边停舟,秋天的叶子纷纷凋落。
野外的烟雾与竹林交织,江边的细雨洒落在灯下,显得寒冷。
我虽欢喜重阳的节日,然而谁能了解在路上行走的艰难。
我父母应当会想念我,不如再去欣赏一回菊花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源于古代对数字的重视,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寓意长寿。菊花在重阳节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古人常在此节日饮菊花酒,以庆祝健康和长寿。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精于诗词,尤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诗作常蕴含浓厚的自然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重阳》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感受到节日的喜悦与思乡之情交织,借此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旅途艰辛的感慨。
《重阳》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在节日里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古岸上的舟船和落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日意境。接着,诗人通过“野烟连竹暗,江雨洒灯寒”描绘了天气的阴郁,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亦喜重阳健,谁知行路难”一句,表面上是在庆祝重阳节的健康祝愿,但实际上却揭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形成了喜悦与悲伤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复杂。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自己的亲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并以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展现了对长寿的向往与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艰难的感慨,体现了浓厚的亲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的象征是什么?
A. 长寿
B. 财富
C. 权力
诗中“行路难”指的是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生活的苦难
C. 自然的变化
方岳是哪个时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重阳》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表达了重阳节的思乡情感,但方岳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艰难,而王维则更强调兄弟之间的情谊和对家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