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26
南乡子
香暖透春肌,满眼新娇睡起迟。
燕子不来三月尽,依依,手撚残花玉一枝。
风袅鬓云垂,无限闲愁隐翠眉。
好梦不成春自去,相思,只有青团扇子知。
春天的温暖透过肌肤,眼前的美人懒洋洋地睡着。
燕子在三月快要结束时还没有来,依依不舍地捏着一枝残花。
微风轻拂,鬓发如云般垂落,心中无限的闲愁藏在她的翠眉之间。
美好的梦未能成真,春天就这样离去,只有青团扇子了解我的相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未明显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燕子”可联系到春天的到来和离别,象征着青春与爱情的流逝。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字子华,号逸民,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南乡子》创作于春季,诗人可能处于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爱人的思念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及对爱情的忧愁。
这首《南乡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美好的幻梦,同时也透出对逝去的春光和爱情的惆怅。开篇“香暖透春肌”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温暖的气息渗透肌肤,唤起对青春的向往。接着提到“新娇睡起迟”,将春天的懒散与美人的娇态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诗中“燕子不来三月尽”不仅描绘了燕子的迟到,也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与离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失落。通过“手撚残花玉一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随后“风袅鬓云垂”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风的轻拂与美人的恬静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情感的细腻。
最后一句“好梦不成春自去,相思,只有青团扇子知”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美梦破灭的失落,以及对爱情的深切思念。青团扇子成为了诗人心中孤独情感的唯一知音,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爱情的思念,体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无奈,表达了浓厚的抒情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娇”是指什么?
A. 春天 B. 美人 C. 燕子 D. 花
“燕子不来三月尽”中,燕子象征着什么?
A. 失落 B. 春天的到来 C. 爱情 D. 美梦
诗中“好梦不成春自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文徵明的《南乡子》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文徵明则通过春天的意象和闲愁来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