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3:30:44

诗句

南山郁嵯峨,下有高士庐。

列峰瞰虚牖,流水循东隅。

荒径罕人迹,空梁见悬车。

主人日杖屦,徙倚临前除。

朝看山上云,日夕忘所如。

岂无章绂贵,爱此田园居。

乞身自强健,何如汉二疏。

愧我恋斗粟,不能共焚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0:44

原文展示

南山郁嵯峨,下有高士庐。
列峰瞰虚牖,流水循东隅。
荒径罕人迹,空梁见悬车。
主人日杖屦,徙倚临前除。
朝看山上云,日夕忘所如。
岂无章绂贵,爱此田园居。
乞身自强健,何如汉二疏。
愧我恋斗粟,不能共焚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雄伟,山下有高士的茅庐。高峰从窗前俯视,溪水沿着东边流淌。荒凉的小路几乎没有人踪,空荡荡的横梁上可以看到悬挂的车子。主人每天拄着木杖,倚靠在前面的屋檐下。早晨看山上的云,黄昏时分忘却了去向。难道没有名声和地位的追求吗?我却热爱这田园生活。渴望身心健壮,何必像汉朝的二疏(班氏兄弟)那样?我感到惭愧,只为争取一些米粒,无法与他人共享美好的鱼宴。

注释

  • 南山:指南边的高山,象征着隐逸和高洁。
  • 高士庐:高士指的是隐士,庐是指茅草屋,表明隐居生活。
  • 列峰:指山峰,形容山势雄伟。
  • 虚牖:虚开的窗户,象征着视野开阔。
  • 荒径:无人走的荒凉小路。
  • 杖屦:拄着的木杖和草鞋,体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
  • 章绂:指官职的荣华富贵。
  • 田园居:指田园生活的安逸。
  • 汉二疏:指汉朝的班固和班昭兄妹,因其清白之身和学识而被后世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立道,明代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隐士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明代社会中,隐士文化盛行,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官场的纷争。

诗歌鉴赏

王立道的《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是一首充满山水田园气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诗的开头描绘了南山的巍峨与高士的庐舍,营造出一种隐居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此,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宁静。

在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淡,虽然他承认世间有许多人追求名声和地位,但他更愿意享受田园的恬静和简单的生活。通过“岂无章绂贵,爱此田园居”的对比,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物质的放弃,这种选择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典雅的用词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深刻地表现了明代文人的心灵追求。这种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对于理想人生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山郁嵯峨:描绘南山的雄伟气势,给人一种高大挺拔的感觉。
  2. 下有高士庐:高士的茅庐在山下,暗示隐士的生活与自然相融。
  3. 列峰瞰虚牖:高峰从窗前俯瞰,表现了宽广的视野。
  4. 流水循东隅:溪水流淌,增添了自然的灵动。
  5. 荒径罕人迹:荒凉的道路上几乎没有人走过,象征着隐逸的孤独。
  6. 空梁见悬车:空荡荡的横梁上挂着车,暗示生活的简朴。
  7. 主人日杖屦:主人每天拄着木杖,表现了他的隐士生活。
  8. 徙倚临前除:倚靠在屋檐下,反映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9. 朝看山上云:早晨观看山上的云,表现了诗人的悠闲。
  10. 日夕忘所如:日夜忘却了去向,展现了心灵的自由。
  11. 岂无章绂贵:虽然不缺乏名声和地位的追求。
  12. 爱此田园居:但更爱这田园的生活。
  13. 乞身自强健:渴望身心强健。
  14. 何如汉二疏:何必像汉朝的班氏兄妹那样。
  15. 愧我恋斗粟:为争取一点米粒而感到羞愧。
  16. 不能共焚鱼:无法与他人共享美好的鱼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南山比作高士的居所,彰显隐士生活。
  • 对仗:如“朝看山上云,日夕忘所如”,展现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流水“循东隅”,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追求,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高洁与隐逸。
  • 高士庐:代表隐士的生活。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灵动。
  • 田园: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立道的《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描绘的是哪种生活状态?

    • A. 官场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商贾生活
  2. 诗中提到的“汉二疏”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班固和班昭
    • B. 司马迁和司马光
    • C. 李白和杜甫
  3. “岂无章绂贵”的意思是?

    • A. 诗人追求名利
    • B. 诗人对名利的淡泊
    • C. 诗人渴望官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王立道的《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均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孤独与内心的宁静,而王立道则更突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王立道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香子(同前) 阮郎归 尾犯(庐山一名碧芙蓉) 离亭宴(忆吴兴寄金陵怀古声中) 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 鹧鸪天 千秋岁 凤箫吟(永嘉郡君生日) 点绛唇(同前)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党恶朋奸 其间 解医 三十六雨 用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固步自封 铜河 挑雪填井 三点水的字 好女不穿嫁时衣 肉字旁的字 谨始虑终 陷落 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宸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