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秫坡黎先贤遗像 其二

《秫坡黎先贤遗像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2:40:27

诗句

试从遗像探玄真,箕颍葫芦不用分。

千载唐虞何事业,姑容洗耳付浮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0:27

原文展示:

试从遗像探玄真,箕颍葫芦不用分。千载唐虞何事业,姑容洗耳付浮云。

白话文翻译:

尝试从这幅遗像中探寻深奥的真理,箕水和颍水的葫芦不必去分辨。千年之后的唐虞王朝有什么成就呢?姑且让我们洗耳恭听,任凭它随浮云而去。

注释:

  • :尝试,试图。
  • 遗像:遗留下来的画像或形象,此处指历史人物的画作。
  • 探玄真:探寻深奥的真理。
  • 箕颍:指古代的水名,箕水和颍水。
  • 葫芦:比喻事物的表象,此处指事物的表象不需要去细分。
  •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漫长。
  • 唐虞:指唐朝和虞朝,古代的理想政治象征。
  • 事业:成就、伟大的事业。
  • 姑容:姑且容许,暂且。
  • 洗耳:洗涤耳朵,形容集中注意力倾听。
  • 浮云:比喻事物的无常和虚幻。

典故解析:

  • 唐虞: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个朝代,通常用来象征理想的政治与道德。唐虞之治是古人理想的政治状态,代表着和平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元晋,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涉及哲理与自然,风格独特,常表达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思考中产生的,体现出对古代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遗像引发对历史与理想的深思,诗人用“试从遗像探玄真”的开头,启发读者去思考历史背后的真理。随后提到“箕颍葫芦”,通过水的比喻,表达出对事物表象的超然态度,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放下与对整体意图的追求。诗中提到“千载唐虞”,在历史的长河中,理想的政治与社会成就似乎都难以长存,诗人对此感到惋惜,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认为一切成就都可以如“浮云”般随风而逝。整首诗透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时间、历史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从遗像探玄真:试图从古人的遗像中寻找深邃的真理。
  • 箕颍葫芦不用分:比喻事物的表象不必去细分,强调事物的本质和内在。
  • 千载唐虞何事业:反映出对历史成就的反思,感慨千年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 姑容洗耳付浮云:表达一种对历史的淡然态度,愿意倾听但不执着于结果。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箕颍葫芦”比喻事物的表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韵律和谐美。
  • 拟人:将“浮云”赋予了情感,代表了无常与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虚无的感慨,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遗像:象征历史人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智慧。
  • 浮云:象征着无常与虚幻,体现了诗人对物质和成就的淡然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试从遗像探玄真”意为( ) A. 探讨历史的真理 B. 描绘古代的遗像 C. 研究古文献

  2. “千载唐虞何事业”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对历史的赞美 B. 对历史成就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3. “姑容洗耳付浮云”的意思是( ) A. 专注于听取声音 B. 忘记历史的成就 C. 认真对待一切事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壮志与情怀。
  • 杜甫的《登高》则在自然景象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时间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研究》
  • 《唐虞之治与古代理想政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秋日与诸公文会天□寺 酬谢侍御喜王宇及第见贺不遇之作 咏孩子 示外生 状江南。季春(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忆长安。五月(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游灞陵山 秋夜船行 一字至九字诗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师难遇 包含似的成语 耳刀旁的字 黾穴鸲巢 不亡何待 角字旁的字 起烦 蜜香 鸱鸦嗜鼠 甘字旁的字 晩霁 弓字旁的字 半价倍息 诵谏 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翘开头的成语 干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