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防江卒六首

《赠防江卒六首》

时间: 2025-05-02 13:21:41

诗句

一炬曹瞒僅脱身,谢郎棋畔走苻秦。

年年拈起防江字,地下诸贤会笑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1:41

原文展示:

赠防江卒六首 刘克庄

一炬曹瞒僅脱身,
谢郎棋畔走苻秦。
年年拈起防江字,
地下诸贤会笑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的“曹瞒”指的是曹操,他在危难时刻侥幸逃脱,而“谢郎”则是指谢将军,他在棋局中巧妙应对敌人。每年提到“防江”这个字,我在想,地下那些英俊的才子们,肯定在暗中嘲笑我。

注释:

  • 一炬:一把火,象征着紧急或危险的时刻。
  • 曹瞒:即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谢郎:指谢将军,可能是谢安或谢玄,代表着智谋出众的人物。
  • 苻秦:指的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苻坚,代表外敌。
  • 防江字:防江,指的是防守长江的意义,隐喻对抗外敌的责任。
  • 地下诸贤:指已故的贤士、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千峰,南宋诗人,以豪放激昂的个性和作品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古风的传承,又有个人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的时刻。诗人用古代人物的典故,表达对国事的关心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自嘲。

诗歌鉴赏:

这首诗富有历史感,巧妙地运用了典故,通过“曹瞒”和“谢郎”的比喻,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敏锐洞察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防江字”,不仅是对边防的担忧,也隐含着诗人对自身影响力的自我质疑。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成就与自身的平庸,诗人展现了深刻的自省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融入了个人情感,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炬曹瞒僅脱身:暗指曹操在绝境中侥幸逃脱,表现了对生死存亡的紧迫感。
  • 谢郎棋畔走苻秦:比喻智者在复杂局势中应对自如,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
  • 年年拈起防江字:反复提及“防江”,表明了对国家安危的持续关注。
  • 地下诸贤会笑人:暗示已逝的英雄甘于沉默,诗人自感不如,流露出一种无奈的自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代人物比作当下形势,突出诗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地下的贤士如同有情感的人,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与自我定位的困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我怀疑。

意象分析:

  • 曹瞒:象征智慧与权力。
  • 谢郎:代表才华与智谋。
  • 防江:象征国家的安全与防御。
  • 地下诸贤:隐喻历史的英雄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炬曹瞒僅脱身”中“炬”指什么? A. 火炬
    B. 灯光
    C. 战争

  2. “地下诸贤会笑人”中“地下诸贤”指的是谁? A. 现存的英雄
    B. 已逝的才子
    C. 外敌

  3. 诗中提到的“防江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在历史背景下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关注于社会的苦难与民生的困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山流水 题汤雨生“十二古琴书屋填词图”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过叶遐庵论词曲,因题其《仿夏仲昭画竹》 高山流水 寄彊村侍郎 高山流水 寄桐城马通白先生其昶。步梦窗韵 高山流水 怀冀州赵湘帆衡,是名能古文辞者,自宣统后不相见。用梦窗韵 高山流水二首 其二 高山流水二首 其一 高山流水 题汪蛟门少壮三好图 高山流水 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延秋门 包含喝的成语 包含稳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吊的成语 遭事制宜 管窥蛙见 竹字头的字 客难 脑脂 辱詈 火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老老少少 滑腻 丨字旁的字 披沥肝胆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