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2:07
丈夫未遇时,流俗多白眼。张耳能致千里客,相如竟辍万金产。方子一切英,要路争力挽。行行取侯封,何必守蠹简。
当丈夫还没有遇到机遇的时候,世俗的人往往会用白眼相待。张耳能够招来千里之外的客人,而相如却因而放弃了万金的财富。方才的英才,都是在关键时刻奋力争取。行走在外,何必拘泥于那些无用的书本呢?
作者介绍:赵汝腾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赵汝腾即将赴武昌的时刻,表达了他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有志者的鼓励,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与世俗眼光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在未遇时的孤寂与不被理解,以及在关键时刻奋勇争先的重要性。开头两句“丈夫未遇时,流俗多白眼”用直接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对有志者的偏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接下来的描述通过张耳与相如的例子,强调了在关键时刻能抓住机遇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一句“行行取侯封,何必守蠹简”则进一步表明,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而不在于无用的学问,体现了诗人对实际行动和理想追求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铿锵,鼓舞人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行动的追求,强调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抓住机会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汝腾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两首诗都强调了人生的追求与机遇的重要性,但赵汝腾更侧重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对生活的豪放态度。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处理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