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47
怜花惜月。情意凭谁说。正好韶光天又夺。处处子规啼血。凝思不比春初。空床闲挂流苏。欲睡何曾成寐,支颐无限踌躇。
怜惜花朵与明月,情意又能向谁倾诉呢?正当韶光流逝,天又夺走了春光。四处传来杜鹃的啼鸣,仿佛在为逝去的春天流血。凝神思索,心情与春初时已不再相同。空床上随意挂着流苏,想要入眠却始终无法成寐,支着下巴无限地踌躇。
谢季兰,明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词作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清平乐 暮春夜感》创作于暮春时节,正值花落月圆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孤寂,因而作此词以抒发情怀。
《清平乐 暮春夜感》是一首抒情词,诗人通过对花月的怜惜和对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开篇便以“怜花惜月”引入,既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接着,诗人通过“情意凭谁说”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情感无处倾诉,使人更感孤寂。
“正好韶光天又夺”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光已逝的感伤,诗人在此对生命的无常与变幻感慨不已。随后“处处子规啼血”则将这种悲伤情感推向高潮,杜鹃的啼鸣似乎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悲痛,增强了整首词的情感张力。
“凝思不比春初”显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春天的美好已无法再现,心中思绪万千。最后两句“空床闲挂流苏”和“欲睡何曾成寐”,描绘了孤独的夜晚,诗人虽有入睡之愿,却因无尽的思绪而无法成眠,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内心孤独的深切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伤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黄鹂
D. 知了
诗人为什么感到“空床闲挂流苏”?
A. 因为喜欢流苏
B. 因为床上无人
C. 因为要睡觉
D. 因为流苏很美
“欲睡何曾成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想入睡却无法
B. 睡得很香
C. 不想睡觉
D. 睡得很早
答案:
以上内容为对《清平乐 暮春夜感》一诗的全面解析与展示,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