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1:03
西窗独酌
作者: 陆游 〔宋代〕
却扫衡门岁月深,
残骸况复病交侵。
平生所学为何事?
后世有人知此心。
水落枯萍黏破块,
霜高丹叶照横林。
一樽浊酒西窗下,
安得无功与共斟?
我用扫帚打扫那深沉的门庭,
可惜年岁已久,残骸满地,病痛也随之而来。
我这一生所学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后人是否能理解我的心绪?
水位下降,枯萍紧贴着破碎的石块,
霜高时丹叶照耀着横斜的树林。
在西窗下独酌一樽浊酒,
又岂能无功地与谁共饮呢?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浙江绍兴,以豪放的爱国情怀和丰富的历史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的身世感受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心疲惫之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悟,以及对后世的期待和遗憾。
《西窗独酌》是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无奈的感慨。开篇的“却扫衡门岁月深”,以扫除之举引出时间的流逝,突显岁月的无情。接着,诗人感受到病痛的侵袭,身体的衰退与心灵的孤独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怅惘。
“平生所学为何事?”一句,直白而又深刻,表达了对自己一生努力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质疑自己的追求是否有价值。接下来的意象描绘,水落、霜高、丹叶,构成了孤寂的自然图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呼应。尤其是“霜高丹叶”,在冷清的背景下,鲜艳的红叶显得格外突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持与期望。
最后一联“一樽浊酒西窗下”,将孤独的饮酒与无功的感叹结合,表现了人们在困惑与无奈中寻求片刻的安慰。整首诗在表现诗人内心苦闷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陆游对生命的追问,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平生所学为何事?”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疑惑 C. 愤怒
“水落枯萍黏破块”中的“枯萍”象征什么? A. 生命力强 B. 孤独与无依 C. 繁荣昌盛
诗人在西窗下独酌,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孤独与思索 C. 期待与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陆游的《西窗独酌》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乐观。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展示了不同时代诗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