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7:15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驿路入芙蓉,秋高见早鸿。
荡云飞作雨,海日射成虹。
一水通龙穴,诸峰尽佛宫。
如何灵运屐,不到此山中。
驿道蜿蜒入芙蓉花中,秋天的天空高远可见早归的大雁。
云朵在空中飞散如雨,海上日光照射形成彩虹。
一条水流通向龙的穴居,所有的山峰都如同佛教寺庙。
可惜灵运的木屐,终究没有来到这座山中。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旅行途中,诗人经过北雁荡山,感慨于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局限。反映出文人对于自然的向往以及自我情感的思考。
《过北雁荡山下》以其清新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北雁荡山的壮丽景色。诗的开头以"驿路入芙蓉"展示了诗人行走在山间的景象,仿佛整个旅程都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接着的"秋高见早鸿"传达了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循环,一种静谧而又悠远的秋意在诗中浮现。
“荡云飞作雨,海日射成虹”更是将自然的动感与光影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云朵如雨飞舞,阳光透射成彩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两句则通过"一水通龙穴,诸峰尽佛宫",不仅展示了水与山的灵气,暗含着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追求。
全诗在描绘壮美山水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局限的思索,特别是最后一句“如何灵运屐,不到此山中”,传达出一种遗憾之情,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自我的反思,构成了诗的情感核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北雁荡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流露出对自我局限的反思,体现了文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早鸿”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露珠
B. 早归的大雁
C. 秋天的云
D. 芙蓉花
诗人提到的“灵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谢灵运
D. 王维
诗中“如何灵运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自身局限的遗憾
C. 对旅行的渴望
D.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