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5:51
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岳珂
纤尘不动月流空,云绕昆仑想合宫。
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
裁仪丙已尊容典,肇祀庚寅识圣功。
田野老臣察天意,夜深频起候西风。
在这无尘的月夜里,月光洒满大地,仿佛是白昼一般。云彩在昆仑山周围缭绕,我心中想着合宫的盛事。蝉鸣声中,侍奉祭祀的三件大事被依次列出;鸡鸣声中,赦免的恩典遍及九州。祭礼的仪式已经裁定,尊荣的典礼在丙已年举行,庚寅年时的祭祀铭刻了圣明的功绩。田野中的老臣们察看天意,夜深人静时频频起身候望西风的来临。
岳珂(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澹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曾任官职,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九月的一个明亮夜晚,诗人因完成某项重要事务而感到欣喜,借月光的明亮和宁静,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描写月夜的宁静和美好,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清静,似乎一切都在这光亮下显得格外清晰。昆仑山作为古代中国的名山,不仅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也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宁。诗中提到的“蝉冕侍祠”,暗示着传统文化中的祭祀仪式,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后半部分提到的“赦赦九州同”,表达了对国家大治的美好愿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和对人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田野老臣察天意”一语,表现了对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敏感与洞察,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警觉。
诗歌通过描写月夜的宁静与美好,传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铭刻。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昆仑”代表什么?
“纤尘不动月流空”表达了什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