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9:31
群石翠参错,兹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夸,流传经古今。
幽姿俨向背,异态生晴阴。
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
不有融结奇,宁知化工深。
翁郎丘壑人,篮舆越秋岑。
崎岖丧乱间,逢幽亦登临。
把酒视云汉,浩歌散愁襟。
著鞭虽后余,归踪略相寻。
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
政恐五字诗,光芒射奎参。
球味不可忘,写之朱丝琴。
这首诗描绘了群山之间的石峭和高峰,翠绿的岩石错落有致,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突出的星星的名声早已流传千古。诗人观察到这些石头的幽美姿态在晴天和阴天中各有不同,怒放的姿态仿佛拔地而起的翠笋,娇美如同插在头上的瑶簪。没有这些奇妙的造化,谁又能知晓大自然的深邃工巧。诗人提到一位老者在丘陵间游历,乘着篮舆穿越秋天的山岑。在崎岖和混乱中,他仍能偶遇幽静之地,登高望远,心中感慨万千。举杯仰望星空,纵情高歌,抒发内心的忧愁。虽然回程时身后有些疲惫,但归途依然可以稍作追寻。诗人独自清醒,纠正心中的误解,怀念着故人,感知着彼此的心意。诗中提到五言诗的光芒如同星宿,流露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最后,诗人表示了对音乐的追忆,想要将这份记忆寄托在朱丝琴上。
作者介绍:刘子翚,字德韶,号澄江,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诗人游历于名山大川之间,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抒发对故人和对诗歌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石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在描绘群山石峭时,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景物更为生动。诗中“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山石的形态,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诗人在闲适的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深邃与人情的温暖,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创作的热爱。全诗节奏舒缓,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对美的追求,令人心驰神往。诗的结尾提及朱丝琴,象征着艺术与音乐的结合,强调了诗人在自然与艺术之间的深刻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友谊与艺术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突星”指代什么?
“怒若抽翠笋”中的“怒”指代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朱丝琴”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