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52
一七令 其二
作者: 杨慎
风。偃草,飘蓬。过竹院,拂兰丛。
柳提摇绿,花径飞红。青缸残燄灭,碧幌嫩凉通。
漆园篇中竽籁,兰台赋里雌雄。
无影迥随仙客御,有情还与故人同。
风吹动着草丛,飘荡的蓬草随风而去。经过竹院时,微风拂过兰花丛。
柳树摇曳着青翠的枝条,花径上红花随风飞舞。青缸里的残火已经熄灭,碧绿的帷幔透出清凉。
在漆园的诗篇中,悠扬的乐声随之而来;在兰台的赋中,描绘着雌雄的和谐美。
没有影子却随着仙客的车马而去,内心的情感依然与故人相伴。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后世称其为“文人中的正直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深厚情感的寄托。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故人的思念。
杨慎的《一七令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交织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风轻轻拂过草地和兰丛,柳枝摇曳,花香四溢,呈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开篇的“风”字,象征着变化与流动,伴随着草木的摇曳,构成了生机盎然的春景。
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情感。青缸的残火象征着过往的记忆与生活的点滴,碧幌的凉意则传递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氛围。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在描写外部自然时,亦隐含着内心的情感波动。
后半部分提到的“漆园篇”和“兰台赋”,不仅体现了诗人与文人群体的情谊,也隐含了对文化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故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交融。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杨慎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缸”象征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A
诗中“无影迥随仙客御”中的“仙客”指代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文人雅士
C. 神仙
答案:B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A. 风与草
B. 漆园与兰台
C. 柳树与花径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