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3:47
月中桂树
作者: 顾封人 〔唐代〕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
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
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
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光下的桂树,芬芳的气息飘散在天边,树木茂盛地生长在月光之中。桂树的高度能与大椿相媲美,却不与小山相提并论。它花朵洁白如雪,树姿挺拔,宛如在碧空中飘逸。月光下的桂树,经历了盈亏变化,花瓣的摇落与风无关。到了年末,花应该会盛开,春天的余韵为何没有丰盈的果实?我并没有机会去攀赏,只是徒然渴望那青葱的样子。
作者介绍:顾封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交织之时。诗中桂树的意象不仅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同时也是对理想和人生追求的寄托。
《月中桂树》以桂树为主线,通过描绘桂树在月光下的姿态和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桂树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桂树在月中,似乎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既高洁又孤独。诗人的情感在桂树的清香与月光的映照下愈加鲜明。通过描绘桂树的生长、开花,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强调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芬馥”是什么意思?
诗中桂树与哪个树相提并论?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月中桂树》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