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9:49
九日江上小集
作者:袁宏道 〔明代〕
物色千林换,江声四面澜。
脱冠酬胜节,呼酒贺新寒。
童子携方罫,庖人进鲙盘。
秋郊如醉里,潇洒一凭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场景,江上的风光如同千林变换的色彩,四周的江水声如潮涌般响起。诗人脱下帽子,庆祝重阳节,举杯邀饮,共同庆贺这初秋的寒冷。小童子端着酒杯,厨师则端上了美味的鱼盘。在秋天的郊外,似乎是在醉意中,诗人悠然自得地倚靠在栏杆上。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源于古代对阳光的崇拜,后演变为登高祈福的节日。此诗中提到庆祝重阳节,反映了古人对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袁宏道(1568年-1610年),明代文学家,与弟弟袁中道、袁宗道并称为“袁三省”,是“公安派”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作者与友人相聚在江边,共享秋日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谊、自然的热爱及对节日的庆祝。
《九日江上小集》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物色千林换,江声四面澜”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秋天的江边美景,极富画面感。接着,诗人以“脱冠酬胜节,呼酒贺新寒”表达了庆祝重阳节的愉悦心情。这不仅是一种对节日的庆祝,更是对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感悟。
“童子携方罫,庖人进鲙盘”的描写则展现了宴席的热闹场景,厨师忙碌,童子端酒,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句“秋郊如醉里,潇洒一凭栏”则回归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在这充满欢笑与美食的秋日里,诗人那种恬淡自得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韵律感强,富有音乐美。比喻和拟人化的用法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自然景象生动而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谊、自然的热爱,以及珍惜生命中美好时光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洒脱的生活方式。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童子携方罫”中的“方罫”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