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9
九日南溪汎舟
作者: 于慎行 〔明代〕
节过重阳菊未花,
且随白露汎蒹葭。
十年自卧沧江雨,
九月虚浮汉水槎。
鼓角城头当落日,
楼台天上敛残霞。
不须却羡龙山会,
定少林光似若耶。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过后,菊花尚未盛开的情景,诗人决定顺着白露的时节,泛舟于芦苇荡中。诗人回忆自己在沧江边漂泊的十年,九月份的汉水上,感觉一切都显得虚浮。在落日的余辉中,城头的号角声响起,天上的楼台也笼罩在残霞之中。诗人不必羡慕龙山的聚会,因为那里的光辉与他的心境是无法相比的。
作者介绍: 于慎行,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时值秋季,诗人的心境与季节相呼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悟。开篇提到“节过重阳菊未花”,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意渐浓的时节。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重阳登高,而诗人却发现菊花尚未绽放,暗示了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接着,诗人选择“随白露汎蒹葭”,以水面荡漾的芦苇为伴,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孤独的氛围。
“十年自卧沧江雨”,诗人用“十年”这一时间单位,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似乎在感慨人生的流逝与无奈。紧接着落日的描绘,“鼓角城头当落日,楼台天上敛残霞”,将画面推向了黄昏,增添了一丝忧伤的美感。落日的余晖与城头号角的声音,传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战斗的激烈。
最后一句“不须却羡龙山会”,诗人自信地表明自己不羡慕他人的聚会,反而在内心中找到了一种宁静与满足。这种对自我内心的坚守,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十年自卧沧江雨”中“卧”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龙山会”可能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