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梅)

《点绛唇(梅)》

时间: 2025-04-27 10:02:34

诗句

开尽梅花,雪残庭户春来早。

岁华偏好。

只恐催人老。

惟有诗情,犹被花枝恼。

金樽倒。

共成欢笑。

终是清狂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34

原文展示:

点绛唇(梅)
开尽梅花,雪残庭户春来早。
岁华偏好。只恐催人老。
惟有诗情,犹被花枝恼。
金樽倒。共成欢笑。
终是清狂少。

白话文翻译:

梅花盛开之后,庭院里的雪已融化,春天早早来到。
时光似乎特别美好,只是害怕它会催人衰老。
只有诗情依旧,但仍然被花枝所困扰。
酒杯倾倒,大家欢笑畅饮。
最终显得清狂的人却很少。

注释:

  • 开尽梅花:梅花盛开、凋谢的过程。
  • 雪残:雪已经融化。
  • 岁华:岁月光华。
  • 惟有诗情:只有诗情依旧。
  • 金樽倒:指倒酒,表示饮酒欢庆。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清高,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屈的精神。诗人借梅花抒发对岁月的感慨,体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哲学、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受梅花的启发,感慨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词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衰老的恐惧,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点绛唇(梅)》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梅花的盛开与雪的融化,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然而,随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诗人却隐隐感到岁月的无情,生怕美好的时光会催人衰老。诗中“惟有诗情,犹被花枝恼”一句,体现出诗人对诗歌的执着与追求,即使外界有诸多干扰,内心的诗情依然存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在清新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诗人在欢笑与饮酒中寻求片刻的忘却,然而“终是清狂少”则道出了人生的无奈,虽然我们尽力享受生活,但真正能够保持清狂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这首词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现了人生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尽梅花,雪残庭户春来早:梅花盛开,雪融化,春天已然来临,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
  2. 岁华偏好。只恐催人老:时光美好,但又害怕它会催促人衰老,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担忧。
  3. 惟有诗情,犹被花枝恼:只有诗情依然,但受到花枝的困扰,表明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4. 金樽倒。共成欢笑:酒杯倒下,大家欢聚一堂,享受生活的快乐。
  5. 终是清狂少:然而,真正追求清狂的人却很少,表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生命的美好进行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 拟人:将诗情与花枝赋予人的情感,表现出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借梅花的短暂与美丽,反映出人生的脆弱与珍贵。尽管生活中有欢笑和美好,但难以逃避岁月的侵蚀,最终道出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代表品格与追求。
  • :象征寒冷与凋零,反映生命的脆弱。
  • 金樽:象征享乐与欢聚,表现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坚韧与清高
    c) 繁荣

  2. 诗人对岁月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珍惜与担忧
    c) 不在意

  3. “金樽倒”主要表达了: a) 饮酒的快乐
    b) 生活的无奈
    c) 对酒的厌倦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赵长卿更强调对时间流逝的忧虑,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孤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
  • 《梅花的文化象征》

相关查询

旅泊涂江 有所思(一作长相思) 永嘉赠别 续古二十九首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哭王赞府 临风叹 夏日怀天台(一作夏日有怀) 双桂咏 赋得古莲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剪发被褐 丰杀随时 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挈瓶之知 登高必赋 形结尾的成语 有如皦日 人伦 见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全图 鱼书雁帖 枫桥夜泊 冥然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