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4:16
《疏影·梅影》
作者: 张炎〔宋代〕
黄昏片月。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
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
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在黄昏时分,月光微弱,像是碎片般的阴影洒满地面,显得格外清冷绝伦。
北枝和南枝的梅花,似有似无,让人几次在灯下细看却又难以分辨。
依稀记得那位美丽的女子像离魂一样,缓缓走出村子的时节。
夜深了,竹子外的影子斜斜地投射,似乎让人嫉妒那明灭不定的云影。
在镜中轻轻描抹的蛾眉,不在乎外貌,而是独自守着那份清雅孤洁。
难道是梅花的光辉,将春日的痕迹描绘得如此美丽,不畏惧丽谯的吹奏?
惊叹于海上犀牛的光影,照亮了水底活珊瑚的样子。
酒醒后天寒,独自对着满庭的香雪,感到无比的孤寂。
本诗中提到的“倩女”可能与古代诗词中的美人形象相联系,常常象征着爱情与思念。而“蛾眉”则源自古代的美人标准,强调女性的柔美与雅致。诗中提到的“海上然犀”可能是用来比喻珍稀的存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张炎,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宋代词坛上占有一定地位。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黄昏时分,诗人感受到梅花的孤傲和清丽,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写成的,表露了诗人对美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疏影·梅影》是一首充满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与自我情感投射的作品。整首诗透出一种清冷的美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黄昏时分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清幽的意境。开篇的“黄昏片月”便设定了诗的基调,朦胧而具诗意的黄昏月色,隐喻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诗人通过“枝北枝南,疑有疑无”描绘了梅花的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爱情的模糊与难以捉摸。
在诗中,诗人将自己与梅花的孤洁相比,“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彰显了内心的高洁与宁静。最终,诗人以“空对一庭香雪”结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与追求。整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象,展示了宋代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黄昏片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诗人通过梅花影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空对一庭香雪”中的“香雪”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疏影·梅影》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