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5:52
影堂灯永夜,想像似安禅。
授法两三子,深心十二年。
矮松方挂月,新塔已生烟。
气结更何语,徒为叹逝川。
在幽暗的法堂里,灯火照耀着漫漫长夜,回忆起师父安静禅坐的模样。师父曾向两三个弟子传授佛法,倾注了十二年的深厚心血。矮松树下,月亮高挂,新的佛塔已冒出烟雾。心中郁结无以言表,只能徒然叹息时光的流逝。
此诗中提到的“安禅”可追溯到佛教修行的传统,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中提及的“新塔”则体现了对已故法师的纪念,象征着法师的教诲和影响在后辈弟子心中留下的痕迹。
冰如源,明代诗人,字景适,号白石,生于明代中期。他的诗歌常反映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理解与个人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挽大年法师》是为了悼念一位佛教法师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敬仰与追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佛教受到不少文人的推崇,诗人利用诗歌形式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和对佛法的思考。
《挽大年法师》通过对法堂夜景的描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幽静的氛围。诗中灯火的永夜象征着对已故法师的哀悼,给人以深刻的孤寂感。接着,诗人回忆起法师传授佛法的情景,不禁让人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感与岁月的流逝。特别是“深心十二年”,更是将法师对弟子的教导与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面的意象中,矮松挂月和新塔生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矮松代表着坚韧与永恒,而新塔则象征着法师教义的延续与传承。最后一句“气结更何语,徒为叹逝川”更是将诗人的感慨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无常人生的深切感悟,令人感慨不已。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悼词,更是对生命、时间与信仰的深刻思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一位佛教法师的深切怀念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师徒情谊的珍视。在哀悼的同时,诗人也在思考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一种哲学深度。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厚理解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影堂”指的是什么地方?
诗中“深心十二年”指的是什么?
“新塔已生烟”象征着什么?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