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0:55
踏莎行(为朱漕寿)
作者:张孝祥 〔宋代〕
桂岭南边,湘江东畔。
三年两见生申旦。
知君心地与天通,
天教仙骨年年换。
趁此秋风,乘槎霄汉。
看看黄纸书来唤。
但令丹鼎汞频添,
莫辞酒盏春无算。
在桂岭的南边,湘江的东岸,
我们三年才见面两次,
我知道你心地与天相通,
天也让你的仙骨年年更新。
趁着这秋风,乘着木筏去天上。
看看那黄纸上的书信来召唤。
只要让丹鼎里的汞不断添加,
就别在酒杯前为春天的无尽而感到惋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子韦,号天池,南宋著名词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孝祥与友人朱漕相聚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踏莎行(为朱漕寿)》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词作。词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朱漕在桂岭和湘江的相聚,展现了三年来难得的相见。开篇以“桂岭南边,湘江东畔”引入自然景色,既描绘了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遥远与珍贵。接着,作者通过“知君心地与天通”表达对友人内心世界的了解,暗示着深厚的情谊。随后,诗人以“趁此秋风,乘槎霄汉”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仿佛在邀请友人共赴理想的彼岸。
整首词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诗意,尤其是“丹鼎汞频添”与“酒盏春无算”的对比,既有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享受。通过对友人朱漕的祝寿,诗人展现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桂岭南边,湘江东畔”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知君心地与天通”中的“天通”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