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8:41
洞仙歌 次韵寿顾太恭人
作者: 孙承恩 〔明代〕
薰风解愠,正葛衣轻透。
绮席初行争献酒。
有令子金带绯袍两孙,
玉立沸笙歌,共向北堂称寿。
荣养谁能似,屈指春秋,更六岁慈龄届九。
最喜是孙曾保姆新擎,
娱老眼男东女右。
近王母传书已名注长生,
为报君知,君须信否。
春风拂面,正是穿着轻薄的葛衣的好时节。
华丽的席子上,纷纷有人献酒。
有位年轻的儿子、两位孙子,
玉立的乐器声声悦耳,大家一同在北堂祝寿。
这样的享受,谁能比得上呢?
数着春秋,已六十岁,慈祥的寿龄达到了九十。
最让人开心的是孙子和保姆新带的,
左右陪伴,逗乐老人。
最近王母传书,已为他注定长生,
这消息给你知晓,你是否相信呢?
王母传书:传说中西王母向人间传达长生不老的消息,象征着长寿和幸福。
孙承恩,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擅长诗词著称,尤其在咏寿方面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亲情的珍视。
此诗创作于一次宴席之上,表达了对寿者的祝福和对家庭团聚的喜悦,反映了明代社会对长寿的重视以及家庭观念。
《洞仙歌 次韵寿顾太恭人》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祝寿诗,诗中描绘了春风拂面、温暖如春的场景,表现了宴席上的欢快气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欢乐,以及对长寿的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便以“薰风解愠”引入,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通过“绮席初行争献酒”的描写,营造出热闹的宴会场景,酒杯之间,亲友相聚,气氛愈加融洽。特别是提到的“金带绯袍两孙”,生动地描绘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对寿者的尊敬。
在对长寿的祝愿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寿者的敬仰,也反映了家族的和睦与团圆。诗的最后,提到“王母传书已名注长生”,将传统文化中的长生观念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引发读者对“长生”这一话题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明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
整首诗围绕家庭团聚、祝寿和长生的主题,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传递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
“薰风解愠”中“解愠”是什么意思?
A) 解除烦恼
B) 解开心结
C) 解开衣服
诗中提到的“王母”是谁?
A) 代表长生的仙女
B) 寿者的母亲
C) 家族的长辈
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关于什么的?
A) 春天的景象
B) 祝寿的宴会
C) 家庭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