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4:38
陌上花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鸳鸯谱牒,前生谁注,水萍同幻。月老欺人,枉说赤绳双绊。谈恩讲爱痴儿女,夫婿黄金心羡。算鹣鹣鲽鲽,到头缘尽,漆胶终断。旧时王谢宅燕,移垒去本是司空见惯。试看黄台瓜实,累累珠串。馋夫一摘供消渴,抱蔓讴歌归缓。怕春深槛外,鹦笼无锁,雉媒偷眼。
这首诗在谈论爱情的无常和缘分的虚幻。前生的缘分到底是谁来记录的呢?就像水中的浮萍一样,都是幻影。月老在捉弄人们,白白地说有红线相连。谈论爱情的痴迷男女,丈夫的金心也让人羡慕。然而,像鹣鹣与鲽鲽那样的缘分,最终还是要结束,就像漆和胶水终究会断裂。旧时王谢家的燕子,迁移巢穴本是平常事。看看那黄台上的瓜果,串串而挂。馋嘴的丈夫摘下一个解渴,抱着藤蔓慢慢吟唱。怕春天深了,栏杆外的鹦鹉笼没有锁,雉媒却在暗中窥视。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于盛世,个人经历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诗风。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人们对爱情认知的转型时期,诗人对此深有感触,表达了对爱情无常、缘分脆弱的感慨。
《陌上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探讨了爱情的脆弱与无常。诗中以“鸳鸯谱牒”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对爱情的追溯和思考。前生的缘分如水萍般浮幻,突显了爱情的脆弱。月老的“欺人”则道出了人们对爱情的期盼与失望,暗示着即使有神明的撮合,最终结果也未必美好。
接下来的“谈恩讲爱痴儿女”,则是对男女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黄金心羡”表现出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的不如意。最后,诗中通过“旧时王谢宅燕”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进一步加深了对爱情的感慨。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如黄台瓜实、鹦笼无锁,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交织,形成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氛围。诗人在爱与失落之间徘徊,揭示了人们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的困惑与无奈。
逐句解析:
鸳鸯谱牒,前生谁注,水萍同幻。
这句通过鸳鸯和水萍来引入爱情的主题,前生的缘分究竟是谁所注定,最终只不过是如水中的浮萍般无常。
月老欺人,枉说赤绳双绊。
月老本是撮合良缘的神明,但在诗人眼中似乎也在欺骗着人们,所谓的红线连接并不一定能带来美好的结局。
谈恩讲爱痴儿女,夫婿黄金心羡。
诗中提到的儿女情长,表现出对爱情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羡慕。
算鹣鹣鲽鲽,到头缘尽,漆胶终断。
这句用鹣鹣与鲽鲽比喻恋人,最终缘分的尽头是不可避免的,像漆和胶水一样,终究会断裂。
旧时王谢宅燕,移垒去本是司空见惯。
提到王谢的燕子,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变迁,表达出人事的无常。
试看黄台瓜实,累累珠串。
描述瓜果累累,暗示了美好事物的丰收,但同时也隐含了短暂的生命。
馋夫一摘供消渴,抱蔓讴歌归缓。
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摘下瓜果给人带来短暂的满足。
怕春深槛外,鹦笼无锁,雉媒偷眼。
结尾处的暗喻,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与不安,暗示着爱情的脆弱。
修辞手法:
《陌上花》通过描绘爱情的虚幻与无常,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与无奈。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最终形成了一种对人生和爱情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性对于爱欲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老”是指什么?
A. 传说中的神仙
B. 诗中的人物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中的花卉
诗中提到“水萍同幻”意指什么?
A. 真实的爱情
B. 无常的缘分
C. 美好的未来
D. 友情的珍贵
诗中“漆胶终断”象征着什么?
A. 亲情的割裂
B. 爱情的结束
C. 友情的消散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